第44章 会面子思 曲阜祭孔(1 / 2)

这天,曾子和十名弟子分乘三辆马车,向曲阜进发。秋高气爽微风拂面,大家乘车而行,兴致极好。

只见田野里,到处是忙着收庄稼的农人们,田间小路上载满谷子、高粱或者大豆的牛车络绎不绝。

日头渐高,武城已甩在车后看不到影子,路上的行人也趋稀少,孟芙甩了两个响鞭,马儿小跑起来,后面的两车也及时跟上。

孟芙用鞭杆敲着车梆即兴唱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车上的杨朱和另两人和道:“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大家都跟着唱和起来,欢快的歌声飘荡在武城至曲阜的大路上。

一队留着短发运庄稼的官奴,看到奔驰而来的三辆马车不得不停在路边避让,一个背筐的老者躲避不及,倒在路边。曾子看到如此情景急忙说:“且慢驾车,且慢驾车。”

墨翟高喊前面的孟芙,“别跑了,孟芙慢些。”

马车都渐慢下来,曾文回头看着那队官奴,“父亲那些人未戴刑具,不怕他们跑掉吗?”

“受过髡刑剃短头发的这些奴隶,算是奴隶中等级高的人,如果跑掉被抓回来必受黥刑被割面涂墨,还要做更繁重的劳役;再则他们剃了发易识别,跑了也无处藏身。”曾子说。

墨翟也扭头看去,“他们都是犯了法的人吗?”

“大约是犯过较轻罪责的人,或者是被俘获的他国战俘。如果有人肯出钱赎身,他们可以恢复自由,”曾子用手里的竹简敲了敲大腿,“莫触犯王法。”

“刚才有人向这些人扔土块,是不是不好?”墨翟问。

“君子不谄富贵以为己说,不乘贫贱以居己尊。”曾子说完看了看墨翟和曾文,解释道“君子不靠向富贵的人谄媚来谋求自己的欢乐,不靠欺凌贫贱的人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做事应推己及人。”

墨翟想了想说:“据说秦穆公时的丞相百里奚,就曾为奴。”

“我也知道,”曾文接话说,“百里奚是秦穆公从集市上用五张黑羊皮换来的一代名相,世人戏称五羖大夫。”

眼见得日向正南,经过一个集镇,曾子便命大家停车稍作歇息。吃完饭,曾子在集市上买了猪头,说明日祭拜先师孔子用。看到有新下的黄米和高粱,又各自买了半布袋。

墨翟不解,“先生,孔宅没落了吗,为何要送粮食?”

“孔伋没有做官日子过得当不宽裕,明天我们十几人如果空手去他家吃住,可能会令他妻子不高兴。”曾子说。

“孔子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已先过世,他临终将孙子孔伋托付于家父抚养教导,直至两年前帮其娶妻,孔伋才回曲阜。”曾文转头看着曾子问,“听说孔氏先祖也是宋国人?”

“孔子的先祖孔父嘉是宋宣公时的宋国大司马。孔父嘉的先辈是宋国公室,都算殷商王室后裔同为子姓。传到孔父嘉时因循‘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不能再延用先辈的氏了,只能另起新氏。于是孔父嘉这一房便用他的字‘孔’作为新的氏。”曾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