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光斗老母的丧事依照目夷镇一带简朴薄葬的习俗进行。墨家人在商丘的家中已行招魂、休浴、入殓等仪规,在目夷镇出殡三日接受亲朋乡邻吊唁后,便将棺木下葬在老父墨左车的坟茔侧异穴合葬。彼时宋国已有为过世父母服丧守孝之礼俗,通常服丧期百日,期间衣着、饮食起居要遵照特定礼仪。但平民百姓要进行劳作为生计奔波,只着丧服余礼不守。
葬礼后过了十余天,应墨翟想改进弓弩的想法,要进山捕鹿及伐紫杉木。墨光斗请镇上的猎户帮忙捕猎梅花鹿,自己带人去伐木料。玉独山草木丰茂山里野鹿常见,紫杉树不多,但也不太难寻。
当天一根粗有一尺半三十年以上的紫杉木和两只公鹿就摆在了院中,墨翟非常开心。弩箭的弓背、弓弦与弓箭的相仿诧异不大。墨光斗做弓箭虽不多,但也是熟手。制弓弦、修弓胎、粘望把、铺筋、拉弦等工序很快顺利完成。紫杉木的弓背弹力果然出众,再加上成年雄鹿的脊背大筋做的弓弦,这把十连发新弩可射二十丈之远,墨翟试过非常满意。
墨光斗按照墨翟的这把连弩,又制作了两把,只是弩机都是铜把件,要去县城找人打造,费了些时间。墨家兄弟试过新制的连弩,都爱不释手,笑称再遇到拦路强盗不用害怕了!
有师弟和徒弟,听墨家兄弟在国都商丘过得颇为如意,比在偏僻的目夷镇好讨生活,与墨家兄弟同去商丘的那些师兄弟也都过得不错,也萌生去国都商丘做工的打算,墨光斗都痛快答应了这些人的请求。
在目夷镇住了月余,墨家人便返回了商丘。墨光斗将一同来商丘的师弟、徒弟们都安置在工师署攻木司的作坊里做工。
墨翟将改进好的连弩交予军器监的王监司,这把十连发的弩箭令军器监的人都赞叹不已。工师署很快将这款新武器呈送给国君宋绍公。
朝会之后,宋绍公命人在大成殿外演示了一番连弩的威力。一名武士随走随射,连中标靶,即便不能说以一敌十,以一敌五当不再话下。稍有遗憾的是,连弩为了能快速上弦,弓力不如硬弩强劲,射击距离显得逊色。但大家一致认为,连弩不失为近战利器,宋绍公认为保卫王宫的禁军当配备之,臣下无不称是。
宋绍公即刻宣墨光斗、墨翟父子进宫听赏。太学博士向绍公进言:“墨翟聪慧过人,神童威名远播。何不招其入府宫小学,如在学生之中出类拔萃,待到束发之年赐入泮宫太学,修习经纶六艺,培养成治国安邦之臣,非其在工师署作坊里对宋国的效用可比。”绍公称善。
见到墨家父子,宋绍公问墨翟,可愿入官学习文。墨翟略沉吟了下答曰:“小民在鲁国武城曾识文断字三年。武城大儒曾子先生已允招小民为弟子,故未入商丘的官学,只待来年再赴武城投曾子先生门下。”
宋绍公听墨翟言说大儒曾参愿收他做弟子,倍感欣慰,便多赏了些钱财给墨翟。
回到家墨光斗非常疑惑地问墨翟,“为何拒绝国君招你入国都官学,这样的好机会可不多啊!”
“您看到太学博士在国君近旁了吗?国君肯定是听了太学博士的话,希望我先入府宫小学,以后再入太学。”墨翟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