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兵变(1 / 2)

万历小捕快 老山赶棠 3092 字 7个月前

第六百六十二章 兵变 同样的夜色下,不同的树林,丁临四人窝在茂密的草丛中,观察着库 房的动静。</p>

</p>

库房外的收缴工作已进行到尾声,兵正在将最后一批兵器存入库 房,书记官站起身,收拢着案前的账薄, 张喜和周二呈跪姿警戒,两眼一瞬不瞬地町着库房前活动的兵丁,一 旁的小白收回目光,盘腿坐着:“此处约有二十名守兵,看起来没那么容 易,唔.现在不是动手的时候,两位也放松些。”</p>

</p>

张喜和周二互相看了看,见了临充耳不闻,也没敢动。</p>

</p>

周二毕竟还是个孩子,见小白虽然赤手空拳但仪态从容,不禁生出些 好奇,压低了声音问道:“小白道长,出家人既然不杀生,您又为何要辛 苦走这一呢?”</p>

</p>

小白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主家有难,我不能见死不救不是?”</p>

</p>

周二肃然起敬:“小白道长放心,有我保护你,不会教你丢了性命。”</p>

</p>

小白看着他眉眼青涩的一张脸,笑了笑:“那就辛苦你了。</p>

</p>

不过你小 小年纪作战如此勇敢,家中可是军户吗?”</p>

</p>

周二的表情跨下来:“是,家父是罗木营的兵。”</p>

</p>

丁临眉头皱了皱,转过头:“杭州府罗木营?”</p>

</p>

周二露出记异的表情:“看来您听说过。”</p>

</p>

丁临叹了口气:“能活着即是命大。”</p>

</p>

小白见两人表情有异,一问一答之间似乎另有隐情,不禁好奇道: “这罗木营十分有名吗?”</p>

</p>

“有名,”丁临警了周二一眼,周二黯然垂首:“十五年前曾发生过震 撼东南的杭州兵变。”</p>

</p>

小白暮地瞪大了眼晴,于临道:“方历九年,朝廷为了应付危机决定 削减兵,同时发行了一种新钱,一个新钱兑换两个旧钱,在市面上同时 流通,但在江浙一带,由于百姓十分抵触,导致两个新钱才能抵一个旧 钱。</p>

</p>

小白道:“看来这里的人并不信任新钱。”</p>

</p>

“的确是这样,“张喜插言道:“那时小的岁数还小,却已经记得事 了,印象中我家宁愿将新钱存在家中放着也不愿花。”</p>

</p>

丁临道:“翌年,杭州巡抚都御史吴善言根据朝廷的指令,减薪三分 之一,并以半数新钱支付兵。</p>

</p>

由于新钱贬值,而且在杭州市面上,用新 钱儿乎买不到东西,官府发放的银的支兑成了一个大问题,兵士的生活 因此而陷入困境。”</p>

</p>

小白皱了皱眉头:“处置不当,恐怕会酿成难以预料的后果。”</p>

</p>

丁临点点头道:“三月二日,驻扎在杭州罗木营的士兵们为生计所 迫,在营兵马文英、杨廷用的率领下发动兵变,起先兵变者制定了相关的 令,行动进行得有秩序有纪律,蜂拥来到吴善言处上诉,要求按照原先 的标准发放兵饷,并以钱支付,哪知吴善言蛮横无理,出言认讽。</p>

</p>

部分官 兵失去理智,火烧更楼及一些污吏的住宅。”</p>

</p>

周二叹了口气,人多手杂,即便事先约束,也难保不会发生意外。</p>

</p>

于临道:“那时我已跟在潘大人身边,曾听他谈过此事,兵变发生 后,朝廷为避免引发其他营效仿,没有采纳征调边兵以武力平乱的建议, 决定以和平方式平息此事,当朝首辅张阁老命张佳胤便宜从事,最终没有 酿成更大的兵祸。</p>

</p>

事后下勒令吴善言去官归家,其余有关人员或降级调 用。”</p>

</p>

周二低声道:“朝廷只道内乱已平,却不知罗木营已被视为官府的眼 中钉,官场之中盘根错节,受此牵连的官员大有人在。</p>

</p>

凡是出自本营的士 兵一律无法升迁、加饷,每有战事罗木营必定首当其冲,生死伤残线各有天 命,官府不闻不问,以示惩戒。”</p>

</p>

张喜接口道:“这事我也是听过的,杭州府之所以拨乱反正,罗木营 的弟兄牺牲极大,但也因此被打上了克上的烙印,其他营的弟兄内心感 念,但碍于上官压力也不敢有所亲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