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地瓜我们应该算多少钱一斤啊?”苏父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苏菱而已一直都在考虑。
“一两银子一斤。”苏荷就插嘴道。
“这价钱肯定不能太高了,毕竟还在推广,而相亲们也没有那么多的银子买。”苏东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
苏菱干咳了两声,在她前世,一开始地瓜并不值钱,后来随着粗粮的身价一直在上升,当然里面也有通、货、膨、胀的因素。不过,一两银子一斤地瓜,这价格是有些离谱。
那么地瓜的价格定在多少合适那。
一两银子一斤,苏父和苏母都认为太贵,不合理。不过,现在地瓜还没有推广开来,人们来买地瓜,也多是留作种的。苏菱可以预见到,等以后地瓜推广开来,价格将会变得很便宜。但是此时此刻,这地瓜的身价不能低。
“那就五串钱一斤?”苏菱提议道。五串钱就是五百文钱。
“还是太贵。”苏父说道。
“哦。”苏菱就沉思起来。地瓜确实不同于玉米,玉米可以做一年四季的主食,而地瓜在这方面的价值就低了一些。而且直接卖地瓜,与经过加工之后再卖,这个价钱也不一样。
“爹,要不咱这样吧。”苏菱想了想,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咱这一万多斤的地瓜,咱自家多留些。就留下一半吧。这一半,咱自家吃些,挑好的,咱留到明年开春,咱到时候生地瓜秧子卖钱咋样?”
庄户人家,就算是现在花大价钱将地瓜买了回去,要储存到明年开春,还要自家生地瓜秧子,单凭一家一户的力量,这无疑是很难的。但是苏菱家就不一样,她家地方大,可以修建专门储存地瓜的地窖。而且他们家已经有了生地瓜秧子的经验,明年再做,就是轻车熟路。
而且卖地瓜秧,肯定比直接卖地瓜挣钱。即便定下较高的价格,也容易让人接受。
这样做,即为人,也为己。
“这样好。”苏父听了苏菱的话,立刻就同意了。
苏菱笑了笑,心想,她现在算是完全融入了这个家庭了吧。就连想法都和这一家人踩在同一个拍子上了。苏家这一家人,本质上来说,就是敦厚、朴实的种田人。虽然开着铺子、做着买卖,但是他们依旧保持着种田人的本色。淳朴、敦厚、内敛,与他们的生活贴近土地有关。他们的身上也具有着和大地一样的品质。
而作为商人,他们显然不够狠。
这是在卖金玉米的时候,苏菱就发觉了的,现在,这种感觉更深刻了。
喜欢农女的田园生活请大家收藏:农女的田园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