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水,并不是那种会造成灾难的大洪水,庄户人家的孩子甚至将发水当做一件好玩的事,只要雨下的没那么大了,小孩子们就往往跑出门来,跑到小河边,欢呼着观看发水的情形。甚至有的大人,也爱凑这个热闹。
当然,也有的庄稼把式是本着很正经、严肃的心意来看发水的。
据说,花溪村这里是一块宝地,在人们的记忆中,除了那一次大旱造成的饥荒之外,就没有过别的灾难。而那次的旱灾,是席卷全国的,比较而言,花溪村这里还算是灾情比较轻微的。真的因为那次旱灾死去的人并不多。
而那些死去的人,几乎没有是直接饿死的,而多是因为饥饿,吃了不该吃的东西,或者是因为饥饿,抵抗力下降,引发了别的疾病而死的。
花溪村这里,从来没有过洪灾。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苏菱将自己的新屋建那么高的石角,苏父会被苏爷爷骂的原因。
他觉得苏菱这孩子就是想太多,他在花溪村呆了一辈子了,都没有过洪灾,现在这样子建不是花冤枉钱么?
即便如此,那些老庄稼把式还是担心。他们会因为雨水太多,而影响庄稼的收成,或者因为发水发的太大,而让临近河道的农田被冲毁、庄稼被水淹。
而小孩子们可没想那么长远,他们就是爱看发水那浪涛滚滚的情形,并且幻想着等雨停了,河水稳定下来,就可以到深水的地方游水玩了。
而苏菱家,即便是雨下的极大的时候,苏父就连着往河边跑了好几次,甚至半夜起来,还要到河边去看看。他是担心自家的鱼塘和荷塘,怕河水发的太大,冲入鱼塘和荷塘中。荷塘还稍微好一点,就怕河水将鱼塘里已经长大的鱼给冲走了。
好在,鱼塘、荷塘与河道之间有一段距离,而且他们修筑的河堤足够坚固、足够高,河水虽然涨起来老高,却还没有超过河堤。
半天,等着雨稍微小了一点的时候,苏菱也跑出来,跟她一起出来的还有苏荷、丫丫还有刘老汉的小孙子刘福。
几个孩子,一人披了一件蓑衣。不是她们不想打伞,而是怕一会雨又大起来,再刮风,油纸伞根本就承受不住。蓑衣虽然累赘、难看,披在身上也不怎么舒服,但是却实用。
出了门苏荷就开始蹦跳起来了。
一路笑闹着走到河边,站在河堤上,苏菱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
看惯了的小河变模样了,原本清澈、水流和缓的江水如今变得浊浪滔滔,江面上还飘着些树枝等杂物,想来是从上游冲刷下来的。小江的体积也增大了,水面离着修筑的河堤顶面只有大约半尺的距离,偶尔一个大点的浪头扑过来,就有江水飞溅到了堤岸上。
喜欢农女的田园生活请大家收藏:农女的田园生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