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功劳该给谁(1)(1 / 2)

显然,苏荷也被苏菱的这个想法给吸引住了。

“有了能自己冲水的马桶,那咱就能把茅厕建在屋子里。”苏菱继续道,“这样。到了冬天,咱就不用大冷的天还跑外面的茅厕了。”

这一年多的时间,苏菱已经从心里,喜欢上了这种乡村的生活。唯一的遗憾,就是卫生问题。苏菱想要抽水马桶、想要室内茅厕,她还想建浴室。

苏菱觉得,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她的乡村生活几乎就能称得上完美了。

“姐,真能把茅厕修在屋子里?还不臭的?姐,那咱赶紧修吧。”苏荷听了苏菱的描述,立刻两眼放光。

更加舒适的生活,谁不喜欢那。

苏菱看见苏荷这个样子,就更加坚定了修建抽水马桶厕所的决心。

所谓一人智短,两人智长。苏菱觉得这件事,还是多找几个人来。集思广益。她有关于抽水马桶的基本原理和创意,再找些能工巧匠。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尽的,苏菱坚信着这一点。

傍晚。一家人吃过了晚饭,苏菱就将她画的抽水马桶的草图拿出来,给大家伙看。这一天的工夫,经过苏荷的宣传,大家对于抽水马桶都充满了期待。

解释过了抽水马桶的概念,苏菱又将草图上一系列相关的上、下水部件都一一解释给大家伙听。

苏菱设想的抽水马桶,主要包括一个抽水马桶,还有一个与马桶连接的抽水水箱。上水的装置,她初步打算用一个更大的水箱供水。至于下水的装置,就采用粗管子。

抽水马桶与下水管连接处的曲弯,苏母觉得用直的话或许会更容易冲水,毕竟从直观上来看是这样的。

苏菱向苏母解释道:“这个曲弯能储存一部分水,从而造成隔断,不会让下水道的气温上溢。”

“值得一试,值得一试。菱儿,真亏你想的出来。”苏母听了苏菱的解释后,直赞叹道,能大冬天的不用出屋就可以如厕,不管是是谁都希望的。

苏菱抚额,这个曲弯,是抽水马桶的精髓之一,这不是她想出来的,是她脑子里记得的知识。

“这水箱里,都是些什么?”苏父有问。

苏菱忙又将进水管、出水管、水塞、浮球和杠杆等部件的作用跟苏父解释了一遍。这些东西在这个年代,都并不新鲜,只是还没有人将她们结合起来,用在这个用途上。

苏父对于这些会经常运用到的物件也比较的熟悉,因此苏菱向他解释他也能听得懂。“这个马桶,还有这个小水箱,我打算用瓷的。”苏菱又说道。

抽水马桶和抽水水箱的工艺要求比较高,而且还要考虑到舒适、美观方面的要求,所以采用细瓷。

“这么精细的活计,怕得找县城的瓷窑才行。”苏父说道。

“嗯。”苏菱点头,只有手艺高超的工匠、还有更专业的瓷窑,才能烧制出她所需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