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买马车了(1)(1 / 2)

对于育地瓜苗,有了去年的经验,苏菱今年可谓是容易多了,首先是浸种催芽。这是苏菱提议的。要将番薯浸在大约四十摄氏度的温水中,进行浸泡大约十分钟。许多庄稼品种在耕种的时候,都是要提前浸种的。所以苏菱的这个提议,并没有人觉得奇怪。

没有温度计,不过苏菱知道人体的皮肤是三十几度,用手试水温,在这个季节觉得温热,又不太烫手,那温度就差不多了。在浸种的时候,要不断地翻动番薯,以便让番薯能够均匀受热。

浸种过后,就是番薯切块。这个与土豆切块育苗很相似。大约一两的番薯,可以切成四五个种块。

切块是个精细的活计,只有苏父和刘婶两个动手,苏母也只能在一边看着。切块有专门的工具。被苏父小心地收藏着。那是一把一寸长差不多同宽的小刀。没有刀柄,只是钝口的那一侧嵌入木块中,木块外缠了粗布和粗牛筋,方便握刀。小刀的刀锋非常锋利,苏父只在切土豆块育苗的时候才会用,平时都会收起来,免得谁不小心割伤了。

将种块切好之后。就是入床育苗了。如果是南方天气的话,大多都是露天的苗床育苗。可是花溪村这边,现在的气候明显要比南方的冷上许多。这种情况下,出苗就会比较晚。

“咱就在炕上铺个苗床?”苏菱说道。

苏家屋里除了抗便什么也没有,新院子里就有一间里面是砌了个大炕的,用这屋子来育这一亩的地瓜苗也算绰绰有余的了。

苏父点头,其实花溪村里有些其他的种子需要保暖是也是会放到炕上,所以对于苏菱提出这个方法也不觉得有啥稀奇的,有的人家育苗晚了,就有放在火炕上育苗的。这种出苗快,但是要控制火炕的温度。一天要烧几次炕,需要人精心照料。

苏父对于掌握火炕的温度,还是挺有信心的。

“正好咱新房子里那大大的火炕盘好后都没有烧过,正应该烧火去去潮气。”苏母说道,那有大炕的屋子本来就没有打算住人的,因此那里的炕没有烧过也没啥稀奇的。

最后,就将番薯育苗的苗床设在了新屋那大大的火炕上。苗床用的沙土也是挑最细最好的沙土,另外还搀和了倒的细细的粪土作为肥料。

自弄好了苗床,白天是刘婶和那几个小丫鬟负责烧火、照看,到了晚上,侍书陪着苏父就干脆睡在了新屋子里,半夜起来烧炕、照看苗床。这样的辛苦自不必说。但是想想亩产千斤的前景,就是再苦再累一些,他们两个的心里也是愿意的。

二月中旬。

在此之前的每一天,苏菱都要到苗床去看一下地瓜的发育状况。

终于,在这天晚上苏菱有来查看时。她将烛台举在苗床上,一点点的查看。

“呀,发芽了。地瓜发芽了。”苏菱惊喜的叫了起来。

其实这地瓜名字的由来也是有原因的,就在第一次苏菱种地瓜时,说漏了嘴。其实这东西是从番外传进来的,应该叫做番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