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小草家时,小草一家早就在那等着了,实在是他们没有想到那黑黢黢的东西那么值钱。15两啊!可顶得上他们一家两年的开支了,花溪村的收入都普遍的低,一年到头能存下的银子都没有10两。所以说大家伙的生活水平才会那么低。
大伙儿到了后山,太阳已经完全出来了,阳光透过树叶,留下一个个的光点,微风拂过,仿佛还能闻到泥土的芬芳。
苏菱教给他们如何辨别蘑菇和木耳什么样的才是能吃的后,就一个人钻进了树林,心想着,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花溪村依山傍水的,不应该那么贫困才是。只是这里的人都不懂得利用这里的资源。在苏菱看来,这山里可全都是宝啊!
不一会儿功夫,苏菱就在这发现了辣椒,要知道这辣椒可是调味的极品啊!想着前世吃的四川火锅,特别是辣味的,那可真是够味。
苏菱小心翼翼的将这几颗辣椒连根挖下,打算移栽回院子里。苏菱在这边发现了一大片竹林,想着现在是春季,刚好是竹笋生长的季节,要是能挖到竹笋卖出去,家里也会多一个进项,要知道香菇和木耳可采不了多久。
一周前下了一场雨,加上是春季,比较湿润,肯定会有竹笋的。苏菱跑到竹林,看到那冒尖的竹笋,哇,那简直就是一片白花花的银子啊!对于她来说。
动起手来挖竹笋,不一会儿就装满了篮子。苏菱叫上爹娘、李叔和李婶,挖了一大片的竹笋,大概有个五六百斤左右吧。
“菱儿,这懂又苦又涩的,你拿去卖有人要么?”苏母担心一天的劳作白费了。
“娘,您不用担心,你还不相信女儿得本事么?”
苏母想着女能将猪下水做的那么美味,蘑菇木耳也卖得那么高价,也就相信她了。
“那现在那么多竹笋怎么拿得回去啊!”李叔问道。
“我有办法,我们先将竹笋用麻袋装起来,在坎两棵小树做个简易的推车就可以了。”苏菱答道。
“那好,我回家去拿麻袋,你们再挖多点。”说着,苏父就下山去了。
半个多时辰,苏父拿了五六个大大的麻袋,几个麻袋都装得满满的。苏父和李叔一人拉一边,儿李家大哥、儿哥和苏东则在后面推。
到了村里,遇上刚劳作回来的人,就有人问到:“李大哥,苏二哥,你们这装的是什么啊!一大袋一大袋的。”
“哦,这是竹笋,孩子说想吃了,就挖多一点。”苏父回答道。
“这东西又苦又涩,还费油,有啥子好吃的。”很是不解的看着他们,“孩子玩闹,你们也跟着玩闹么?诶。”说完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