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相见(2 / 2)

然后说:“早年不说,以现在镇南侯府那些人的表现看,一个个都是垃圾。”

“有句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镇南侯府的人一个个靠着海氏的钱财活得好,却一个个在背后说坏话,这种人家还能好,才怪!”

“其实,我也是这样的想法,他们是过于看重海氏的出身吗?”王妃说。

唐王就是一笑,“商女?这也没有什么,这一点也就是一个小问题。”

“商女好歹是良民,而不是贱籍。”

“其实,我觉得商女也没有什么差的。”唐王妃说。

唐王瞪大了眼睛看着妻子,不知道妻子为什么会这样说。

“说起来,王府可也是做了不少买卖,王爷,你说咱们算是什么?”

“那不一样吧!”

“不都是一样?只不过你的后台硬罢了。”

“......”唐王没有说话。

“反正我知道,要是家里费用全部依靠种地的收入,虽然不会饿死,但绝对不会让王爷活得如此滋润。”

“话不是这么说。”唐王看着妻子,摇着头,带着几分决断,说。“我可是有俸禄的。”

唐王妃笑着说:“是有,但王爷,你想过没有,你买的那些前朝的字画要花多少钱?”

唐王沉思了一下,还大约在心里算了一下。

作为一个喜欢收藏书画的人。

他每一年在书画上要花费不少钱财。

要是只靠俸禄。

的确是不够。

他这人是绝对不收底下人的惠赠。

因为别人给的东西绝对是有求与他。

谁知道他能不能帮上忙?

算了吧。

现在的皇帝倒是亲爹。

有些问题搞不定,说不定打一顿就过去。

可要是亲爹故去,改成兄弟上台,这就不一样。

掺和朝政,早晚倒霉。

他宁可自己花钱去买那些东西。

也不收任何人的东西。

这一条是他保命的准则。

那么就意味着他要有钱。

这些年来,多亏王妃精打细算,广开财源,才能支撑下去。

他这人倒是光棍,想清楚后就点点头,“说起来,要不是贤妻有本事,我怎么能过得如此快活?”

“夫君,你们夫妻本是一体,自然是相互扶助,而且妾这些年来,过得很好。”唐王妃听后,笑着说。

当年她认识的那些闺中女子,都基本出嫁。

只是嫁后的境遇各有不同。

有红颜薄命去世的。

也有夫妻离心,过的是焦头烂额。

也有看上去风风光光,实则是内里污浊不堪的。

还有最后一种,她们不得不看破红尘的,决定清修。

唯独她这个看上去,并不怎么吃香的唐王妃,活得是最好。

尤其是她自己和妯娌做了一下比较,有了对比,感觉自己真的是命好。

同为皇家媳,其他王妃们都是忙着为自己的夫君拉帮结伙,一个个还要笑着给夫君纳妾。

各个王府里,纳那些妾室也多是有势力的,作为王妃还不能轻易打压。

在唐王妃看来,那些王爷一个个看上去倒像是当小倌。

当然,关于这一点,她打死也没有说出来。

她就怕自己夫君要是知道。

没准嚷嚷出去。

那么,倒霉的人绝对是她。

对于唐王妃活得如此轻松,有些一枝独秀。

其他那些王妃,大都是有些不爽,凭嘛同为王妃,就她一个活得如此自在?

有心人想要找事,就想着要给唐王送姬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结果唐王打死也不要,说什么太花钱。

皇帝知道后,把唐王叫去。

大大数落了一番。

说他畏妻如虎。

但唐王一口咬定没有的事。

姬妾就是不要,还和皇帝算了一笔账。

说他真的是养不起那些美人,太能花钱。

皇帝最后也不在意,反正这个儿子就是冥顽不灵。

既然不想挣大位,那么独宠王妃的情种算不上什么缺点。

其他王爷看了一下,感觉这位兄弟是胸无大志。

而且结交的人,也是那种以书画为主的人。

在他们想来,要是其他兄弟也这样就好。

在交锋时,都没有把唐王算在其中。

如此下来,他们夫妻两个人活得很是自在。

当然这样做,也是有些缺点。

就是唐王府的人没有什么过硬人脉。

因为他们交接的,都是那种没有权利欲的人。

也就是没有太大的用处,和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多深的交流。

即使是这样,唐王的亲爹还是有些不怎么放心。

皇帝这个位置坐久后,疑心病就会变得很大。

他看着唐王的举动,但总感觉不对劲。

唐王看来太没有权利欲。

太不像是皇室中人。

皇帝也知道唐王绝对是他的儿子。

长得很像他。

不是戴绿帽子。

作为一个皇帝。

他心里的想法很有趣。

一心想要皇位的儿子,他很不放心。

生怕长大的儿子,抢夺他手里的权利。

而唐王这个一心不要皇位的,他也不太放心。

总觉得不正常,是不是有别的大招一直憋着,就等着机会到来/

还是派人盯着唐王。

这段时间里,他就发现儿子一家多了异动。

全家人一起外出到了庄子。

而且是好几次。

皇帝是很奇怪的,不明白为什么?

后来才知道这一家,是去见唐王的救命恩人。

甚至唐王妃特意和丈夫的恩人结拜为金兰姐妹。

皇帝知道后,心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唐王妃是什么想法?

海氏的资料很快就摆在皇帝面前。

皇帝看后,就没有说什么。

在皇帝眼里,一个商女,就是家有万贯家财。

也算不上什么。

海氏的出身和官宦出来的人比,算是低微。

唐王妃和她结拜后,绝对是让她的身份拔高不少。

看完她的情况后,他感觉海氏做事手段有些软,但还算是有分寸。

皇帝琢磨着,要是他的女儿是海氏,他这个当爹的,绝对不会让镇南侯府好过。

但转念一想,他明白过来海氏没有做错。

要是一般女人只怕是哭啼啼,外加找外援。

或者是把整个事情弄到大庭广众之下,让大家评评理。

镇南侯的事情要是闹得太大,对侯爷、对她、对孩子都有些不好。

因为不管怎么样,镇南侯府也曾经是海氏的婆家。

别人对侯府上下都会嗤之以鼻的。

那么孩子自然不会跟着海氏。

海氏的大局观还是有的。

从儿媳看重的人来说,他们还是不错的。

有句话说:物以类聚。

看人时,可以先看他的朋友。

从朋友身上大体上知道,他本人是什么样的人。

看起来唐王夫妻两人,还真的是没有什么问题。

经过这一次,皇帝倒是终于相信唐王夫妻的品质。

终于确定一个儿子不惦记着自己的宝座,心里放松了几分。

等到后来唐王腿好后,上来觐见时,皇帝是有心想要问些什么,但最终没有问。

但唐王却有个要求,说:“请父皇降下恩旨,准许海氏之子,要是将来可以参加科举。”

喜欢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请大家收藏: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