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震见状,假装咳嗽了一声。
小芸受惊之下,立马站了起来,见到是黄震后,他不好意思地说道,“老爷,您回来啦。”
黄震笑着点了点头,“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可有要事发生?”
小芸不好意思地说道,“抱歉老爷,小芸一直在内宅中,不曾听闻外界之事。”
黄震闻言,笑着说道,“没事这不怪你,你自己玩,我去找老邓。”
说完,他便走出内宅,来到了大厅中。
让下人叫来了老邓之后,黄震便问他道,“近日可有要事发生?”
老邓闻言摇头说道,“启禀老爷,前些日子官家又来宣你入宫了。”
“哦?!”黄震问道,“你可知道是什么事吗?”
老邓点头说道,“想来应该是夏人屡犯边境,屠杀劫掠之故。”
原来是这事,黄震恍然大悟。看来宋夏战争终究还是要开始了。
算算时间,这场大战去年就应该开始了。
因为自己的关系,硬生生地将这场本该开始的大战拖了整整一年多。
不过该来的总该来的,西夏人先忍不住了。
于是,黄震便命老邓备马,顺便让下人去找武松过来。
很快,武松接到消息便赶了过来。
一见到黄震,他便说道,“黄震兄弟,可让我好等啊。”
黄震笑道,“怎么了二哥?”
“什么怎么了?官家已经下令让新军整装了,看样子大战即将来临。”说完,武松急不可耐地继续问道,“我们何时回去?”
“你先陪我进宫面圣,随后我们便回永安城。”
武松闻言,兴奋地答应了一声,然后便跑去催促老邓去了。
没过多久,武松亲自驾着马车,带着黄震前往了宫中。
一路上,武松把这些日子拍摄的东西大致给黄震说了一下。
正如胡老所言,武松拍了很多关于军中的视频。
这些东西回去之后,就能有个交代了。
不过马上就要打仗了,看样子还要培养一些拍摄的专业人才。
毕竟战场那么大,需要的人可是不少的。
于是,黄震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武松。
武松爽快地答应了下来,看来相较于拍摄视频,他更倾向于打打杀杀冲锋陷阵。
平日里没事干的时候拍拍视频,还是很好玩的。但是一旦有事了,明显在战场上搏杀更适合他。
所以,为了自己能安心地在战场上搏杀。武松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而且现在,也只有他,能帮黄震培养战地记者了。
很快,马车便到了垂拱殿外。
太监通报之后便带着黄震走了进去。
赵佶一见到黄震,便高兴地说道,“国师,你终于来啦。”
黄震笑着点了点头,“让官家久等了。”
赵佶也不废话,单刀直入地问道,“西夏屡屡寇边,烧杀抢掠。国师朕忍不住了。”
黄震闻言,点头说道,“既然陛下已经忍不住了,那何须再忍?”
赵佶闻言,顿时大喜道,“国师的意思是…?”
黄震笑着说道,“陛下何有此问?陛下既已让新军整军,想来心中已有决断。还请陛下下旨吧。”
赵佶闻言略显尴尬地笑了笑,“那朕便下旨了?”
“陛下,请。”
说完,黄震主动走到书桌前,拿起桌上的墨块,便在书桌上漂亮的歙砚中研起了墨。
赵佶见状,笑着走到书桌前,他拿起一卷纸铺在了书桌上。
接着,他从笔架上拿出了一支新笔。
沾满了墨水后,便在纸上书写了起来。
很快,他便写好了。
只见,他满意地看着这封圣旨,就像平时在看自己的作品一般。
看了一会儿,等墨迹干透之后,他拿起大印,重重地按了下去。
接着,他叫来了一个老太监,把这封圣旨交给了他,让他去装表,然后去永安城宣旨。
随后,他看向黄震说道,“国师,朕便不给你旨意了。还请国师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帮朕一把。”
黄震闻言,点了点头,没想到赵佶这小子还是蛮会做人的。
知道自己不会拜他的,索性圣旨就不给自己了。
反而是用黄震最无法拒绝的理由,开口求了他。
于是,黄震便说道,“你放心,当日我便答应过你了,只要是对外的战争,你要你求了,我必然会答应。”
“现在就是我履行诺言的时候了。”
赵佶闻言,连忙拱手说道,“有劳国师了。”
黄震摆了摆手,“你就在宫中等我的好消息吧。”
说完,他向赵佶挥了挥手,转身离开了大殿。
出了宫门,黄震坐上了自己的马车,对御者位置上的武松说道,“二哥,是否要和家中兄长拜别一番?”
武松闻言,连忙说道,“几日前,我便已经与家兄辞行了。”
黄震点了点头笑道,“那行,我也没有什么需要辞行的人了。”
“那还等什么,我们直接出发去永安城吧。”
武松闻言,立马兴奋地答应了一声,“好嘞。”
接着,他挥动手中的缰绳,口中大喝一声,“驾!”
马车随着他的操控,驶向了西门方向。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返回书架
喜欢穿越历史的古董商请大家收藏:穿越历史的古董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