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继续说道,“你们现在自己选吧,用哪台机器。”
马万林想当然地选了那台老机器,这种机器他用过很多年了,手脚麻利点,一天超过二十万不在话下。
而牛千山也选了那两台新的,老机器他也不会用,只能用新的了。
分配完之后,黄震对两人说道,“去吧,今天不算产量,做多少都算是加班的。”
两人兴奋地答应了一声,转身跑向了厂房。
两人走后,黄震对冬梅说道,“大姐,你忙。我和老林还有点事,先出去了。”
冬梅答应了一声,然后问道,“老板,午饭在这里吃吗?我多烧两个菜,一起吃一点吧。”
黄震看了下时间后,便点了点头,然后给了她三百块,“你再去买点菜,搞点酒,中午大家一起喝一点庆祝一下公司开张。”
“好嘞。”冬梅开心地接过了钱,转身便向外走去,骑上自己的小电驴,一路绝尘而去。
黄震看向屋中最后的老林说道,“老林,这里就交给你了,你帮我好好看着,别让他们搞出什么幺蛾子。”
老林点头答应了一声,“放心吧老板。我会帮你盯着他们的,保证不会让他们偷奸耍滑。”
黄震摇了摇头,“不止这点,你还要盯着点,让他们安全生产,别为了钱命都不要了。”
老林为难地看了眼黄震,“他们要赚钱,我也不好拦啊。”
“不怕,有我在,你跟他们说,这都是我说的,每天晚上十二点到早上八点,把厂房的电给断了。”
见他说得那么坚决,老林便答应了下来。
随后,黄震便独自走向了厂房。他准备去看下两人的工作情况,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
两人一听,都露出了不解的表情,资本家不应该都是希望打工人累死在工作岗位上吗?怎么这个老板和别人有所不同。
不过对于黄震的这个决定,也不好反驳,他们各自在心中算了一下,一天能干十六个小时,每天达成规定的量之外还能多四小时。
三天就能多拿一天的工资,一个月就是十天,加上八天的休息日。一个月能多拿十八天的工资。加上奖金工资,妥妥的月薪过万。
这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他们各自算了一下后,也没觉得什么不好,毕竟人还是要休息的。这个小老板能雇佣他们,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
运气差点的工友,都已经被机器人所替代了。
接着,黄震在厂房里看着他们做了一批铜钱。
简单来说,马万林用的老式机器,虽然需要人工的地方很多,但是产量却能随着工人的熟练操作而提升。
而牛千山的那两台机器,虽然不需要太多的人工介入,但是产量基本固定死了,只能用时间来换取产量。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也说不清楚哪种更好。
因为是两种机器所以出产的铜币有两个不同的版别。
最后黄震决定用新机器来制作银币,因为新机器做出来的钱币,比老机器压制出来的更精美。
所以,他叫停了牛千山,“老牛,你这批做好先停一下。”
牛千山不解地问道,“怎么了老板,是有什么问题吗?”
黄震摇了摇头,“你分出一台来做银币,用九分银一分铜来做。”
牛千山点了点头,在一台机器上设置了一下之后,便去往旁边的库房里,拉来了一推车的银锭。
很快,这台机器随着材料的耗尽而停了下来。
牛千山按照黄震所说的,把一块铜锭和九块银锭放进了熔炉里。
机器重新启动,等了半个多小时后,一枚枚银光闪闪的银币从机器中传了下来。
黄震捡起一枚散发着余热的银币,用老虎钳使劲夹了一下,然后起来看了一眼。
夹杂着铜的银币,比纯银坚硬了许多,老虎钳也只能在上面留下了一条澹澹的痕迹。
这个配比是清末民国时候老银元的配比,讲究些的应该还要加一些锡,不过他的手头也没有这种金属。
所以就直接按照最简单的做法做了。
好在这个配比还是可以的,正常流通是没什么问题的。
于是,黄震拍了拍牛千山的肩膀说道,“以后这台机器就用来生产银币了。配比也别搞错了,知道了吗?”
牛千山拍了拍胸脯保证道,“放心吧老板,我好歹也算是读过中专的,这点东西我还是懂的。”
黄震闻言,哈哈笑了笑说道,“好好干。”
这时,一旁的马万林突然叫了声黄震,“对了老板。”
黄震转头向他看去,问道,“什么事?”
只见马万林突然犹豫了起来,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见状,黄震走了过去,细声细语地问道,“怎么了老马,有事你就说吧。”
马万林摇了摇牙问道,“老板,那个忆古博物馆就是你的?”
黄震点了点头,“对啊,你们签合同的时候不是去过吗?怎么了?”
马万林不好意思地说道,“咱儿子很喜欢这种老物件,一直说要去,就是一直买不到票。老板你能不能卖我几张票?”
黄震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你不是有工作证吗?签合同的时候王琳没给你?”
马万林连忙摆手道,“给了,给了。”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用纸巾仔细包着的工牌。
黄震指了指这张工牌说道,“你直接带你儿子进去就行了,这张工牌就是通行证。”
接着,他想了想之后继续说道,“你带你儿子周一去。周一不对外营业,里面没人。可以让你儿子在里面好好看个够。”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返回书架
喜欢穿越历史的古董商请大家收藏:穿越历史的古董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