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p>
李、王二位差役由于没有定罪,只是嫌疑人,被暂时收押在了大牢。他们本就是六扇门中人,都是熟人,安排在了甲字号舍的双人间,就在赵行牢舍的对面。</p>
两人交代之后,提心吊胆,生怕引来谭时飞的打击报复,在牢房内窃窃私语。</p>
王思廉道:“老李,咱们把谭爷供出去,以他的手段,定不会轻饶咱们。你不会真得信得过那姓范的吧?”</p>
李思成道,“这两人谁也不好惹,谭爷摆明了不待见姓范的,给他下绊子,没想到咱俩成了背锅侠。这时候,不是信不信得过的问题了,咱们还有的选吗?”</p>
赵行见两人说了半晌,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却不敢有丝毫马虎。</p>
按范小刀的推测,李、王二人供出了谭时飞,明日调查组的人来查,要想把事情摆平,谭时飞要想灭口,今夜是唯一的机会。</p>
三更时分。</p>
甲字号舍的门打开,提牢司的牢头付知运,拎着一坛酒,一个食盒走了进来。</p>
赵行心道,来了。</p>
他手中捏住两块石子,满是戒备。</p>
付知运来到二人牢房前,道:“老李、老王,睡了?”</p>
李思成道,“发生这么大的事,哪能睡得着?”</p>
“我就知道如此,今夜我当值,反正闲着没事,特意带了酒菜,跟你们喝上一杯。这才可是从江南春要的,不便宜呢,趁热吃,吃饱了好上路。”</p>
李思成颤声道,“这是断头饭吗?”</p>
付知运道,“瞎琢磨什么呢,就是老朋友小聚一下。”又对几个跟班道,“你们几个退下吧!”众狱卒退去,房间内只留下了三人。</p>
王思廉面如死灰,“我们没有出卖谭爷。”</p>
付知运亲自给二人倒酒,又把饭菜摆到了桌前,“你想哪儿了,今夜之事,跟谭爷无关。来,来,怎么不吃?”</p>
两人饿了一天肚子,早已饥肠辘辘,可见了美酒佳肴,便已经明白了要发生什么,哪里有什么胃口,王思廉拿起一根鸡腿,边啃边道,“没什么胃口。”</p>
李思成也扯了一根,吃了一口,“怎么不热了?”</p>
赵行心道,没想到,杀此二人,要牢头亲自动手,看来他们胆子挺大的。</p>
付知运把酒递给他们,“别光吃,喝点。”</p>
赵行心说糟糕,食物中下毒,容易在胃中留下痕迹,寻常物作极容易查到,但若在酒中下毒,或蒙汗药,等二人睡着后,将二人捂死,神不知鬼不觉。</p>
他喊道,“牢头,我也渴了,赏杯酒喝呗!”</p>
付知运见对面牢舍有人,皱眉道,“大半夜,不睡觉,嚷嚷什么?”</p>
赵行道,“牢头不也没睡吗?”</p>
“我有公事!”</p>
赵行道,“我没公事,就是渴了。”</p>
“就凭你,也配喝老子的酒?”</p>
赵行反问,“怎么,酒中有毒?”</p>
付知运大怒,喊来了狱卒,“哪里来的疯子,怎么关在甲字号舍,我怎么不知道?犯了何事?”</p>
狱卒道,“这小子袭击六扇门的捕头。”</p>
“就这,也要关在甲字号舍?”</p>
“是范副总捕头亲自交代的。”</p>
付知运一听,顿时不悦。</p>
在六扇门中,大家各守一摊儿,各赚各的钱。号舍安排,向来由他一手操办,就连谭时飞也从不插手,他一个分管江湖司的人,插手提牢司的事,手伸得是不是太长了?</p>
看来谭捕头要赶走他,不是没有道理的。</p>
“行行,你要喝酒,给你便是!”</p>
付知运将酒从窗口递了过来,赵行接过,闻了一下,并无异样,饮了一口,笑道:“好酒,牢头好人啊,你放心,冲在酒在面子上,今夜之事,我绝不对外吐露半个字,你就算杀了二人,我也权当没看见!”</p>
付知运气得浑身发抖,“给他弄走。”</p>
狱卒为难道,“范大人说,没有他的命令,不得给他换牢舍。”</p>
付知运道,“行,你不换,我们换!把他们二人换到甲六号。”</p>
狱卒打开牢门,将二人送到了甲六号。</p>
李思成道,“老付,别杀我们。”</p>
付知运道,“谁说要杀你们了?今夜来找你们,是受谭爷所托,给二人带一句话,明日调查组来,只要你们不把谭爷供出来,他就有办法保你们。”</p>
“当真?”</p>
付知运道,“谭爷平日里手段虽然极端了一些,但说话的分量还是有的,你们二人背叛了谭爷一次,谭爷不计较,给你们一个改过的机会。”</p>
李思成连跪倒在地,冲着外面连磕三个头,“老付,你请谭爷放心,明日我俩的嘴巴,就好比用线缝上,绝不吐露半个字!”</p>
“知道就行,时候不早,我先撤了。”</p>
付知运走出牢舍,路过赵行身前时,狠狠踢了赵行门一下,用力过猛,伤到了脚,赵行道,“大人,你的脚没事吧?”</p>
付知运冷冷道,“管好自己的事,他日你若落在我手中,看我不好好炮制你一番。”说罢,离开了甲字号舍。</p>
赵行却满是疑窦,竟然没有杀人灭口?</p>
莫非还有什么变数?</p>
……</p>
次日一早,按察使衙门的人来到知府衙门。</p>
臬台府在巡抚衙门,与知府衙门只有一街之隔,但是臬台府管理整个江南道的刑名、律法,职级上要高于金陵府,由江南按察使潘风亲自带队。</p>
由于早先给了通知,一大早,知府谢愚带着范小刀、谭时飞亲自到正门迎接。</p>
潘臬台也不含糊,没有废话,直奔主题,道:“两日前,六扇门的衙役在杖刑之时,两个衙役失手打死人,这件事在金陵城闹得沸沸扬扬,臬台大人对此也深表关切,毕竟是他老人家负责这一块,若是处置不当,上面若是怪罪下来,对谁都不好看啊!”</p>
闹大了,对谁都不好。</p>
一句话,给调查定了性子。</p>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p>
谢愚道,“一切听臬台大人吩咐。”</p>
范小刀一听,觉得不妥,上前一步道,“大人,蒋校尉被杖杀之事,怕是另有蹊跷。”</p>
潘臬台道,“你是何人,如此面生?”</p>
范小刀道,“下官是江南六扇门副总捕头范小刀。”</p>
潘臬台早就知道此人,听说在京城折腾的挺厉害,得罪了太平公主,被迫离开了京城,“你就是范小刀?”</p>
“正是!”</p>
“卷宗上记载,开除蒋校尉,下令杖刑之人,是你?”</p>
“正是!”</p>
“那蒋校尉之死,你是否应当负首责?”</p>
范小刀摇头,“并非如此。”</p>
潘臬台见他如此顶撞自己,心中不悦,正要发怒,却听门外有人来报,“诸位大人,蒋家的人,来撤案了!”</p>
“撤案?”</p>
来人递上了一则辩纸,上面写着蒋校尉身体向来不好,前几日旧疾发作,出门之前,就已有了征兆,与行刑之事,虽有关系,但并非主要原因。</p>
潘臬台闻言,道,“既然苦主撤案,依我看,就不必查下去了。”</p>
范小刀道,“蒋校尉之死,离奇蹊跷,下官有重要证据呈上!”</p>
潘臬台道,“怎么,我的话你没听见?”</p>
谢愚上前拉了他一把,示意他不要开口。</p>
潘臬台破口大骂,道,“你们捅了娄子,老子给你们擦屁股,怎么,还嫌我擦不干净?这种事,若是闹大了,谁也下不来台,要不要把案子报到京城,让朝廷派人来查?”</p>
范小刀道,“我觉得行!”</p></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