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道:“终于找到你们了,我发财了。”又道:”有人托我给你们捎来一封信,说与今天的案子有关。”</p>
赵行问:“信呢?”</p>
“那人还说,这封信值一两银子。”</p>
赵行看范小刀,范小刀道:“别看我,你知道我没钱。”</p>
赵行从怀中取出一颗碎银子,递给乞丐,乞丐将信交给他,一溜烟跑走了。赵行打开信,里面只是一张白纸,空无一物,“这算什么东西?”</p>
“一两银子,买一张白纸,不会是被骗了吧?”</p>
赵行见被戏弄,勃然大怒,“这个刁民,别让我抓到你。”</p>
不多时,又过来一名乞丐,“请问哪位是范捕头?”</p>
赵行吃了教训,“你是何人?”</p>
“有人托我给你们捎来一封信,说与今天的案子有关。”</p>
赵行问:“是不是还说,这封信值一两银子?”</p>
乞丐道,“大人真是神机妙算!”</p>
锵!</p>
赵行拔出刀,架在他脖子上,“你猜你项上这颗人头,值不值一两银子?”</p>
乞丐嚷嚷道:“别介,我只是个送信的,买卖不成仁义在,大不了算我倒霉,不要钱了便是!”</p>
赵行问:“谁让你送的?”</p>
“一个女人。漂亮女人,长得跟绘本上的狐妖一样。”</p>
“她人呢?”</p>
乞丐转过身,向远方看去,“刚才还在那里来着。”</p>
衙门口,挤满了人群,足有数百人,要想找人,根本不可能。赵行一把夺过信封,里面有一张纸条,他看到后,喜出望外,“蓝知礼有救了。”</p>
赵行将纸条递给范小刀。</p>
范小刀看了一眼落款,上面写着“白无常”三个字,“是她?”</p>
“你认识?”</p>
“还记得我跟你提到过,那夜在义庄的盗尸女子吗?我跟她打过几个照面。可是她为何要帮我们?”范小刀道:“你觉得可信吗?”</p>
赵行道:“卷宗已移交顺天府,马上就要开审,若我们现在去取证,手续繁琐,怕是来不及。如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公堂鸣冤。”</p>
按大明律,朝廷审案期间,若有人觉得审判不公,或发现新的证据,可以在开堂之时击鼓鸣冤。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得是利害关系人,否则是个人都喊上两嗓子,公堂岂不成了菜市场?</p>
不论是否有罪,先打上三十大板,以示朝廷威严。</p>
“为了一个不相干之人,挨上三十大板,值得吗?”</p>
赵行道:“三十大板,救人一命,有何不值?”</p>
两通鼓响。</p>
快壮皂三班衙役就位,此案由顺天府尹孙兆海主审,大理寺少卿杜进良、刑部给事中章海天陪审。像这种三司会审,一般多是牵扯范围广、势力错综复杂或查办朝廷要员才有的规格,但孙梦舞之案牵连太广,又有太平公主的产业牵扯其中,所有人都慎之又慎,经过多次商议之后,才定下三司公开会审。</p>
升堂!</p>
“带人犯蓝知礼。”</p>
众目睽睽之下,浑身沾满菜叶、臭鸡蛋的蓝知礼,带手镣、脚镣来到堂前。</p>
范小刀见蓝知礼步履沉稳,没有丝毫慌乱之色,与昨日相见之时判若两人,不由觉得奇怪。</p>
孙兆海道:“堂下何人?”</p>
“草民蓝知礼。”</p>
“为何不跪?”</p>
“草民小时不爱穿秋裤,关节不太好。”</p>
孙兆海厉声道,“大胆刁民,来人,藐视公堂,先打三十大板!”</p>
扑腾!</p>
蓝知礼跪倒在地,“草民蓝知礼,叩见青天大老爷!”</p>
“你可知罪?”</p>
蓝知礼抬起头,仰望着堂上的孙兆海,道:“草民无罪!”</p></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