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着聊着,也许是跟裘教授的谈话比较投机,端公突然就想起了一件陈年旧事……</p>
当然他也只是听说……</p>
在很多年前,当地有一个采药人进山采药,不慎掉入了一个山洞之中,从那里带出来了一个卷轴。</p>
当时这件事,在当地的新闻和报纸上都频繁报道过。</p>
那时候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端公还不是巫医,他还正在读书,他只是在报纸上看到过类似的新闻。</p>
而且,报纸也将卷轴拍了照片,发表在了报刊上。</p>
端公建议说,如果裘教授感兴趣的话,不如去查一下当时的旧报纸,也许能找到那张图片。</p>
不过,当时的拍摄水平有限,印刷在报纸上的照片就更加模糊了。</p>
端公只有依稀的印象,报纸上刊登的照片跟这些文字比较类似,起码从结构上看比较类似,都是“上中下”的结构,看着就像是把三个汉字压扁了叠在了一起。</p>
说到这里……</p>
裘教授双眼冒光,他连忙从手机里又找到了一张照片。</p>
我低头一看,就是从杂志上翻拍的那一张。</p>
也就是记者段彩红拍摄的那张照片。</p>
还有,这个段彩红,有可能是嫌疑人黑雨衣的母亲。</p>
端公拿过手机一看,立刻点头说:“没错,应该就是同一张照片!”</p>
他还说,当时这张照片出现在当地多家报纸上,的确吸引了大批学者和考古学家来村子里考察。</p>
那些专家学者们都想亲眼看一下采药人从山洞里带出的卷轴,然而很可惜,这些专家却来晚了一步……</p>
晚了一步?</p>
这话什么意思?</p>
我忍不住就问端公,为什么会晚了一步,他为什么要这么说?</p>
端公叹口气才告诉我们说,那本卷轴一经出世,很快就被一个外国人出了高价给收购了,并且带到了国外去。</p>
当然了,这个事情他依旧也是听说。</p>
我觉得这不奇怪,当时才90年代初,国人还不怎么重视文物的保护,每天都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流失到了国外去。</p>
比如莫高窟里的大量经卷和佛像,不也是被好几拨外国人连蒙带骗的弄到了外国去了吗?</p>
等我们醒过闷儿来的时候,我们的国宝早已经摆在了国外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橱窗里了。</p>
现在想要追回文物,那就费老鼻子劲了,只能怪我们当年愚昧无知!</p>
但是……</p>
端公所说的那个被外国人收购走的那一卷古代卷轴,是否就是段彩红拍照片的同一个,这个就不知道了。</p>
接下来……</p>
裘教授又换了个新话题,他把手伸进怀里摸索了一阵,小心翼翼地掏出来了一个黑色绒布小包。</p>
我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p>
等拿出来我才看见,原来是罗峰借给裘教授的那片金叶子。</p>
这件文物,原来裘教授一直都把它带在了身上。</p>
端公接过那片金叶子凑到灯泡底下仔细看了看,他摇摇头说,自己从未没见过这种金器,看做工,也不像是当地少数民族的手工产品。</p>
而且,当地人用于制作首饰的金属大多都是白银,黄金这种贵重金属是很少作为原料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