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可能成为某种合作伙伴?巨大的未知与潜在的机遇,促使白崇禧亲赴曼德勒,必须与宋天这位华联实质上的最高领袖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摸底”与利益交换的谈判。</p>
宋天回到曼德勒后,立刻与白崇禧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闭门密谈。</p>
会谈地点防守严密,所有记录都由最核心的机要人员负责,两人究竟谈了什么具体条件?达成了怎样的协议?</p>
外界无从知晓。即使是华联内部的核心层,也只能等到会议结束后,从宋天和后续的行动指令中拼凑出谈判的成果。</p>
人们只看到一条关键变化:此后人口迁徙的主要通道,发生了战略性的转移。原本由国府严控、流民试图穿越滇西原始森林险境的艰难道路(史迪威公路方向),陡然转向了广西。</p>
桂军不仅完全放开了管制,甚至在某些地段提供了引导和基本的帮助,为什么桂系突然变得如此“大方”?</p>
秘密很快传开:</p>
桂军从华联手中获得了整整十个整编师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其中至少包含坦克团、重炮营和相当数量的自动火器),这足以让他们鸟枪换炮,成为国内任何一方都不敢忽视的强悍地方武力。</p>
同时,作为交换和对即将涌入难民的必要安置,华联向桂系提供了总量高达200万吨的粮食援助!</p>
而这两份厚礼的条件之一便是:桂系必须利用这批粮食中的100万吨,用于接收、安置和保障途经广西进入华联控制区(主要是中南半岛北部)的庞大难民潮。</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这既解决了华联急需吸收人口的问题,也部分缓解了桂系安置突然涌入人口的巨大压力,让他们有了切实可用的资源来维持地方稳定和自身声望。</p>
短短一个月不到,原本在贵州南部、云南东部边境踯躅观望,甚至被国府军警阻拦挤压的流民潮,如同开闸的洪水,得知新通道的消息后迅速掉头南下,浩浩荡荡地涌向广西各个主要通道。</p>
绝望与希望交织在这些人脸上,他们拖家带口,衣衫褴褛,唯一的信念就是奔向传说中可以活命的“华联”之地。</p>
对桂系而言,这笔交易没有损失,国府的禁迁令他们不必理会(华联的压力和自身实力的提升给了他们底气)。</p>
不费一枪一弹扩大了地盘影响力(至少名义上“收复”广西),白得了十个师的精良装备大幅提升了军事实力。</p>
还拿到了粮食解决了难民带来的隐患和潜在威胁,甚至能从这种人口“过境贸易”中收取一定的“规费”或与华联建立更稳固的联系渠道。</p>
虽然头上悬着华联这把利剑,但至少暂时,他们获得了足以自保甚至能在未来棋盘上增加分量的丰厚筹码。</p>
而在曼德勒那间密闭的会议室里,宋天在与白崇禧握手分开时,眼神深邃。</p>
对他来说,付出的物资是死的,人口和战略态势才是活的力量。</p>
撬动桂系,打开这条人口南下的通道,彻底绕开国府的封锁,同时适度武装桂系使其成为牵制日军南下以及制衡、防备重庆的西南屏藩。</p>
甚至未来可能的潜在盟友——这一切的代价,不过是暂时沉睡在英帕尔和曼德勒仓库里的武器,和尚未发芽的稻谷罢了。</p>
以物易人,以粮换势,这笔交易的真正价值,只有时间才能最终定论。</p>
喜欢反攻从野人山开始!请大家收藏:()反攻从野人山开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