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谁不想知道大炎火器的秘密呢?</p>
群狼环伺,届时,外邦抓到机会大举南下,内忧外患,大炎必遭重创。</p>
更重要的是,他们今年从京中一路延伸到边境的水泥路,会成为大炎覆灭的加速剂!</p>
思及此,苏润也是额头冒汗:</p>
这一乱,不说他这几年努力打水漂,天下百姓又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p>
耳边,赵翊还在叽叽喳喳:</p>
“信上说,自腊月初,军中便有士卒闹肚子,本以为是冬日吃坏了东西。”</p>
“谁知道,没过几日连百姓都开始腹泻了,外祖父赶忙让人将他们放到一处,让军医救治。”</p>
“奈何越治越严重,自腊月下旬起,不仅腹泻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患病之人还开始高热,冷汗淋漓,甚至时有抽搐之状,面色青灰,严重者半月内便死,军医这才确认是疫痢。”</p>
“可外祖父刚写好密旨,还没等查明情况,便也染了疫病,只来得及交代大舅舅封闭拒狼关,不得进出,可那时军中已经开始死人了!”</p>
“子渊!你快想想办法啊!”赵翊急得嘴都不带停,只知道找自己的狗头军师想法子。</p>
而苏润看完奏报,脸上也是一阵沉重。</p>
要是叛乱,苏润还能说直接打过去。</p>
可面对这种会传染的急性痢疾,他也无能为力:</p>
他不会治病啊!</p>
“佑璋,先听太医怎么说。”</p>
见苏润眉目凝重,赵翊心直接沉到了谷底,但也只能耐着性子硬听。</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苏润的问题,刚好也是熙和帝等人关注的。</p>
“医圣张仲景曾记,治疗热毒赤痢当以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水煎……”</p>
“亦或者生山药、金银花、白芍、黄连、肉桂……”</p>
“马齿苋煮汁、或干品烧灰蜜调服、或与粳米煮粥送服,应是有效。”</p>
面对瘟疫,太医院诸位太医也是纷纷献策。</p>
可看不到病人,也不清楚具体的疫病情况,众太医也只能根据送回的脉案记录和发病情况,结合自己的医疗理念来尝试,意见便诸多不同。</p>
因此,当熙和帝问起方子有几成治愈把握时,连太医令都只能保守说了句:</p>
“保守估计,三到四成。”</p>
荀阳娘亲早亡,二哥死在战场上,小妹又殉情了战死的夫君,亲人本就不多。</p>
如今亲爹染了疫病,大哥又在边境,他急得恨不得飞去拒狼关。</p>
闻言,他忍不住急声追问:</p>
“那不保守估计呢?!”</p>
太医令犹犹豫豫,还是老实回答:</p>
“不到三成。”</p>
“那你说这些有什么用?!”荀阳气急。</p>
苏润听着一味味药材,脑袋都发懵,丝毫没有判断力。</p>
直到某位太医突然冒出一句:</p>
“传闻药王曾研制蒜汁面治疗痢疾,或可一试。”</p>
一听蒜汁,苏润脑子里立刻冒出了一种东西。</p>
他呆愣了一瞬,撂下句:</p>
“父皇,儿臣借您一位太医用用!”</p>
“皇兄,让人把酒精送来苏府!多送些!”</p>
然后不等熙和帝与赵叡回答,他就随手抓了一个距离最近的太医,小旋风似的往殿外跑。</p>
以至于匆匆赶来的张明哲险些被苏润迎面撞翻:</p>
“苏少詹事这是急着干什么去?!”</p>
喜欢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请大家收藏:()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