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安福年纪大,但不是傻了。</p>
他当然知道,上朝不可能凭侄儿自己的想法来啊!</p>
苏润嘿嘿一笑,状似炫耀:</p>
“一般官员当然不能这样,但我不是一般人!”</p>
他眉尾一扬,点了句:</p>
“我若是跟大哥一样,天天都得去上朝,平安堂哥今日怎么能在家里找到我?”</p>
苏安福这才反应过来,他侄儿今日就是没有上朝的。</p>
紧跟着,苏兴旺后知后觉:</p>
“润子说的是啊,我们从入城开始,就没见到小丰。”</p>
众人也都习惯苏润一出现,其他人黯淡无光,甚至被抛到脑后的情形了。</p>
因此,提到苏丰,也只是很正常地询问去向。</p>
苏远河在朝堂上跟苏丰打过照面,及时解释:</p>
“丰堂哥下朝就去京郊上值了,跟我说晚上会带新鲜瓜果回来,给爹、娘和小叔压惊。”</p>
老态龙钟的苏安福,缓缓抬手摆了两下:</p>
“嗐,没什么大事,用不着压惊。”</p>
话是这么说,但苏安福大半辈子都待在柳林村,难得上京一次,就直接动了刀剑,还闹到了熙和帝面前。</p>
他再怎么开导自己,一时半会儿还是难以平复心绪。</p>
毕竟苏氏是压在苏安福肩头的担子,族长的责任总是让他忍不住瞻前顾后,反复思量。</p>
对此,苏丰等人都清楚,连苏润都刻意不报忧。</p>
相比之下,苏兴旺倒是有些老小孩的意味,只是好奇追问:</p>
“来的路上,就听说京城冬天卖新鲜蔬菜水果,据说还有什么贡品,我原本还不信,难道是真的?”</p>
苏行目中闪过骄傲之色,瞥了眼面带狡黠的苏润,含笑催促:</p>
“润子,这事你最清楚,不给大伯和小叔说说?”</p>
苏远河突然福至心灵,道破天机:</p>
“润子,那新鲜果蔬是你种的?”</p>
当下,苏家几十双眼睛,全都盯在了苏润身上。</p>
“种还是大哥和卓然种,我就是出了个主意,然后就立了大功。”</p>
苏润一点不谦虚,将自己前些日子盖玻璃大棚,弄出冬日果蔬,苏丰为此升官,他也得了太子赏赐的事情,简单说了说。</p>
得知苏丰如今是正五品郎中,苏安福喜形于色,稍稍有些安慰。</p>
侄儿如此得太子宠信,料想今日之事,不会太影响侄儿前程……对苏润在朝中地位没有准确认知的大伯,如是庆幸地想着。</p>
苏行在旁听着小弟自夸,无奈摇头。</p>
他指着桌上的新鲜水果道:</p>
“那紫色小果,就是小叔方才说的贡品,枣子和石榴也是从大棚里出来的。”</p>
“我吃着感觉比时令果子都甜,你们也尝尝。”</p>
其实,最先回来的李氏和张芸,请完大夫,就命人备了茶水点心,还特意交代仆役多上些果子。</p>
可惜众人惊魂未定,根本没心思关注吃喝。</p>
直到这时候,苏行招呼,他们这才注意到不远处那满满当当的吃食。</p>
李氏上前,端了一盘葡萄过去,出言叮嘱:</p>
“大伯,大伯娘,小叔,这葡萄肉嫩,你们多吃点。”</p>
年纪大了,牙不顶用,吃葡萄总比吃脆枣和石榴来的轻松。</p>
仆役自发上前分发茶点,并站在一旁扒葡萄皮。</p>
“哎,酸甜口、还会冒汁儿,难怪是贡品,味道是好!”苏兴旺发表吃后感。</p>
苏远山和苏远川一个沉稳,一个木讷,虽然没说话,但看表情也知道很喜欢。</p>
苏平安大加感慨:</p>
“京城真是繁华,城门楼子比青阳府高一大截就算了,冬日里居然还能吃上枣子。”</p>
“怪不得连官都削尖脑袋往京城来!”</p>
“说出去就是有面儿啊!”</p>
张芸见堂嫂和侄女们似有些拘束,便大大咧咧伸手,左手抓石榴,右手抓葡萄,直接塞到她们手上:</p>
“堂嫂、弟媳,还有小莲、小桃,你们别光看着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