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哭笑不得的宋修齐,回道:</p>
“子渊,你可是没吃亏!”</p>
平西侯大病一场,现在还下不来床。</p>
平西侯长子被圣旨申饬,连带着几个平西侯推上去的门生,都贬的贬,外调的外调。</p>
倒是苏润,骂了平西侯一通,也只是回家待了一个月。</p>
而且看样子,还白胖了些。</p>
可见小日子过得不错。</p>
“那可不?吃什么都不能吃亏啊!”</p>
说起这事,苏润也不心虚,嘿嘿一笑,给宋修齐倒了杯茶,就告辞了。</p>
“宋尚书,下官等这就去京郊官田勘探场地!”</p>
苏润赶时间,从宋修齐那儿出来,跟张世骑着马出城。</p>
路上,他还对好友感慨:</p>
“今日润出城、进城又出城,跟这道城门是真的有缘!”</p>
未时末。</p>
颠得脑袋都有些发晕的苏润,终于到了官田。</p>
方方正正的田地,一块接着一块,褐色的土地中间或冒出些绿色的植物。</p>
一些农人正弯着腰,在田间劳作。</p>
见一小吏路过,苏润叫住他,问他苏丰和叶卓然在哪儿。</p>
苏润和张世身上的红色官袍,直接彰显了品级。</p>
不用两人解释太多,小吏客客气气,带着人往前走:</p>
“叶郎中和苏员外郎正在前面的官田,教导农人施肥。”</p>
“听闻清河用了这化肥,亩产量高出两成。”</p>
苏润高坐马上,驭马慢行,顺便观察四周的情况,也问了些耕种之事:</p>
“京郊的官田大概多少亩?都种了些什么?”</p>
小吏如实回答:</p>
“京城附近,方圆几十里,都是官田,京城外的村落,百姓都是靠给官府种田生活的。”</p>
“什么东西都种,除了春豆秋麦之外,还有棉花、芝麻等物,另有两亩花田。”</p>
“此外,庄子上还种植菜蔬、豢养牲畜、织布纺丝。”</p>
与其说附近村庄里的是百姓,不如说是佃农。</p>
只是,一般的佃农给富户种地交租子,而他们给皇室种地交租而已。</p>
苏润一路边走边问,等见到苏丰和叶卓然的时候,已经把京郊的情况,了解了个七七八八。</p>
苏丰和叶卓然原本正穿着粗布麻衣,在田间地头估算来年麦收情况。</p>
却突听农人来报,说太子府的苏少詹事和户部经营司的张员外郎来了。</p>
两人惊讶,顺着农人指的方向去看,只见两个红彤彤的人远远站在田边。</p>
就这颜色,别提多显眼了。</p>
“润子?昌永?你们两个今天怎么一起来了?”苏丰深一脚浅一脚走近,语带疑惑地开口。</p>
他搓着手,干巴的泥土从他身前簌簌落下。</p>
毕竟,来一个就很突兀,这两人还一块儿来的,肯定有事!</p>
叶卓然深知这一点。</p>
只见他将扎在腰间的衣角拿下来,指了指不远处一个草棚,招呼道:</p>
“去那儿说吧!”</p>
众人移步,到了草棚下。</p>
这棚子是给下地的农官们休息用的,有桌椅板凳,甚至还有吃喝。</p>
虽说粗糙了些,但四人也不介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