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还让不让人活了?(2 / 2)

意思就是: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如果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p>

所以,答题从富民的方向去答就可以。</p>

难是不难,但……</p>

“狗是真的狗啊!”</p>

风中凌乱了好一阵子后,苏润一言难尽的评论道:</p>

“这题根本就不是给人出的!”</p>

“第二道题出二,那还不如出井!”反正横竖都二!</p>

苏润这题匆匆标记了几个字,就往下分析了。</p>

本以为前两道题难了些,后面就该简单了。</p>

但苏润看到第三题,发现:</p>

自己想得还是太简单了!</p>

春闱,名不虚传啊!</p>

第三道题目【知静虑本道】。</p>

这题目本身就有一层字面意思:</p>

通过知道(即明确目标)、保持内心安静、进行深思熟虑,最终回归到‘本道’。</p>

苏润通过这字面意思,很快从《大学》里找到了出处:</p>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p>

从表意推出原文出处,苏润还是第一次,不得不感慨道:</p>

“新鲜!”</p>

“四书五经都玩出花了!”</p>

苏润匆匆将第三篇四书文的文章打出草稿,列出提纲,然后扫了眼经义题前两题后,他果断跳过,直奔五言六韵诗。</p>

“明知山有虎,不去明知山就好了。”</p>

“柿子还得先从软的开始捏。”</p>

经义题一看就是跟截断题加截断题,跟四书文的出题思路一样。</p>

既如此,他何必硬碰硬?</p>

还是先把简单的写了!</p>

如苏润所想,试帖诗果然是软柿子。</p>

题目为【赋得初临京城得安字】。</p>

好巧不巧,这题目苏润在来京的路上,就在秦镶手底下练过,而且秦镶还给他润过色。</p>

他毫不犹豫,提笔写下:</p>

帝阙风云会,长街车马喧。</p>

朱门连紫陌,碧瓦接青天。</p>

市井人如织,楼台影自连。</p>

才闻歌管细,又见酒旗悬。</p>

青衿怀远志,踏梦赴云烟。</p>

他年若得意,不负此山川。</p>

试帖诗写完之后,苏润硬着头皮去做经义题。</p>

但他粗粗一扫,在看到最后一道经义题是幅画的时候,还是崩了。</p>

他的心跟外面的冬风一样冷飕飕的:</p>

“畜生啊!”</p>

哪个龟孙出的题?</p>

还让不让人活了?</p>

谁家好人出太极阴阳鱼当科举经义题目啊!</p>

阴阳鱼,好看不?</p>

喜欢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请大家收藏:()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