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以为自己培养的是国之贤臣,没想到居然是妹夫?(2 / 2)

可惜,从赵婉十四岁起到如今,皇后相看了不少人家,但挑挑拣拣,始终不满意。</p>

盖因皇后跟熙和帝青梅竹马,皇帝后宫就她一个。</p>

作为母亲,她自然希望女儿也能得一真心倾慕的良人相配。</p>

但这个条件,在大炎达官贵族中,实在是难找。</p>

不是嫌弃这个文采差,就是觉得那个没能力,再不然觉得家风不正,亦或者是后院不干净。</p>

总归相看了两年,也没看出个结果来。</p>

与此同时,外邦对大炎五公主的觊觎,亦是从未断绝。</p>

年初以来,因着大蕃频频挑衅,周边不少小国主动求娶大炎这位仅剩的公主。</p>

两个月前,战事最难的时候,赵婉还曾主动来找过熙和帝。</p>

她以联姻国出兵相助为条件,表示愿意和亲,希望能尽可能减轻大炎损失,让她父皇和太子哥哥不要那么忧心国事与战事。</p>

但熙和帝连着嫁了两个女儿,不舍得。</p>

赵叡想到远嫁的姐妹,尤其是冤嫁的二妹,更是怎么都不愿松口,只卯足劲抓国贼,昼夜治国。</p>

幸好他们那位镇国大将军的外祖父,以及舅舅们也争气。</p>

自六月之后,边境战事逐渐稳定。</p>

而三弓床弩的出现,也让赵叡真的松了口气。</p>

赵叡在心里捋了捋思绪,衡量了一番得失,越发觉得苏润是个挺不错的人选:</p>

才能过人,颇具文采,一心为民,最重要的是,出身不高。</p>

想来有他们在,小妹嫁过去不会受委屈。</p>

只要苏润没有定亲,长相过得去,这门亲事还是值得考虑的。</p>

抱着这个想法,赵叡很快道:</p>

“儿臣这就派人,将苏家和苏润全都查一遍。”尤其他会着重查查苏润身边有什么莺莺燕燕之类的。</p>

“查仔细些。”</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事关女儿终身大事,熙和帝忍不住叮嘱,又道:</p>

“幕后那人藏得深,苏润六人以身为饵,安全问题上不可掉以轻心,你亲自安排。”</p>

“儿臣在城外有一别院,正适合他们居住。”赵叡应声:“届时,儿臣会命冷云亲自把守别院,保证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p>

只有这样,姚广才会打梁玉这种‘家贼’的主意。</p>

“再有……来年二月便是会试,他们的学业不可荒废。”</p>

熙和帝思索片刻,最后还是动用了心腹大臣:</p>

“让柳玉成以研制火器为名,去别院教授课业吧。”</p>

“至于火器……”</p>

“你派人帮着他们一起研制,追查之事也不要懈怠。”</p>

熙和帝这是在给苏润的会元之位铺路了。</p>

身为帝王,也有很多无奈,他一生勤政爱民,如今就让他留一点私心吧。</p>

何况,苏润之才大炎少有,这样的人物,不在天家,他如何能放心?</p>

赵叡点头:“父皇放心,儿臣定然妥善安排。”</p>

话是这么说。</p>

但后知后觉的太子殿下,也难免有些心塞:</p>

“枉儿臣还以为自己悉心培养的是国之贤臣,没想到居然是妹夫?”</p>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p>

若是贤臣与驸马可兼得,他也算是不负国,不负家,两全其美了。</p>

这么说来,世间之事……</p>

果然玄妙啊!</p>

熙和帝欣赏完儿子的表情,笑着鼓励:</p>

“你放手去干吧,有父皇在,大炎还倒不了!”</p>

接下来一段时间,赵叡明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忙得脚不沾地,紧赶慢赶,总算在宋修齐一行人入京前,将网撒了下去。</p>

喜欢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请大家收藏:()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