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苏润说给两个哥哥留手书告别便可。</p>
但李氏依旧派人去报信了。</p>
正如苏润所想,收到消息的苏丰和苏行,压根不相信小弟那一套所谓‘游学’的说辞:</p>
官府的主考团是能轻易随行的吗?</p>
什么交情能让宋修齐这个正三品礼部侍郎,给六个举人的游学保驾护航?</p>
根本就是胡扯!</p>
两人当日就打马往回赶。</p>
只可惜他们离得远,即便路上没敢耽搁,依旧花了几天时间才回来。</p>
九月初四。</p>
苏润离开的第三天。</p>
上午,从西边和南边风尘仆仆赶回青阳府的苏丰和苏行,在城门口相遇。</p>
“大哥?”</p>
“行子,你也回来了?”</p>
两兄弟反应一致,惊讶过后,很快了然。</p>
苏行这两年稳重了些,但顾及苏润小命的时候,还是个暴脾气:</p>
“那个不省心的小兔崽子都不知道去哪儿了,我能不回来吗?”</p>
苏行眼下乌青,眼里布满红血丝,追问苏丰,最近小弟和家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p>
苏丰回来的路上也想了很多。</p>
闻言,猜测道:</p>
“可能跟京中来的主考团有关。”</p>
两兄弟对视一眼。</p>
苏丰让苏行回家看看,李氏说小弟给他们留了告别信,又让苏行找梁父问问情况。</p>
而他自己则是直接去了府衙。</p>
他打算先找高仓打听打听,如有必要,还得去找萧正问问。</p>
毕竟他是被萧正突然调出去的,苏丰觉得萧正应该知道内情。</p>
两人各自行动。</p>
苏行驭马回家,把马缰往门房手里一撂,直奔苏润的卧房,甚至没顾上跟大嫂、媳妇和闺女打招呼。</p>
苏润的屋子干净规整,书案上还放着茶杯,像是还有人在这里生活一样。</p>
苏行心口微堵,深吸两口气,直奔苏润床榻。</p>
枕头一掀,果然看到了枕头下面压着的信封。</p>
“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喜欢往藏枕头下藏东西,真以为别人找不着。”苏行声音喑哑,但手上麻溜的拆开了信件。</p>
上面只有两句话:</p>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p>
弟安勿忧,来年春闱,京城再见。</p>
苏行稍微松了口气,将书信合上,难得碎碎念道:</p>
“谁跟你京城再见?”</p>
“等逮着你这小兔崽子,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p>
“让你什么都不说,就乱跑一气!”</p>
屋里空空荡荡,也不知道他威胁谁。</p>
苏行将书信放在腰间的荷包里,把枕头摆回原处。</p>
临走前,苏行环顾一周,发觉屋中没有人气,不由得叹气:</p>
“屋还是这个屋……但人不见了……”</p>
苏行拖着沉重的脚步出门。</p>
他刚把苏润房门关上,抱着闺女的张氏和大嫂李氏就匆匆赶来了。</p>
“当家的!你总算回来了。润子又给我们弄了两个配方,叫是什么酱油、豆豉的,我跟大嫂这两日正在做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