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赚了四两五钱(1 / 2)

换一桶或者退钱不是不行。</p>

关键是不能开这个头。</p>

要是第一天就这样,以后的生意就不好做了!</p>

豆花多多少少都有碎的,他只能尽量保证完整。</p>

眼前这孙大娘的豆花,碎、掉的加起来,差不多有个三斤左右。</p>

他送两斤倒是可以。</p>

扎着耳朵听的苏润,暗暗点了头:</p>

他本以为大哥这种老好人,会自己吃了这亏。</p>

没想到居然还想的挺清楚。</p>

说起话来也头头是道。</p>

虽然手段还不成熟,但想必处理多了就好了。</p>

苏丰本以为他让步了,孙大娘也该顺着台阶往下走了。</p>

但有的人,字典里只有‘得寸进尺’,没有‘适可而止’。</p>

孙大娘狮子大开口:</p>

“两斤太少了!五斤!”</p>

苏丰憨厚,但不是傻缺。</p>

虽然很想放弃这门生意,但苏丰清楚:</p>

这种事情以后只会越来越多,总不能每次都放弃吧?</p>

所以,苏丰虽然沉了脸,但还是耐着性子道:</p>

“只有两斤!”</p>

“五斤!”</p>

“两斤!”</p>

“四斤!”</p>

“我说两斤就是两斤,再多一两都没有!”</p>

……</p>

苏丰硬着头皮跟孙大娘对线。</p>

此时。</p>

从苏平安那里了解完前因后果。</p>

顺便安抚好那个直脾气堂哥的苏行,走了出来。</p>

见苏丰跟孙大娘从五斤砍到三斤。</p>

苏行眸中的怒意一闪而逝。</p>

但这么久的生意也不是白做的。</p>

他压着脾气,双手环胸,冷静地站在一旁看。</p>

直到两人僵持在两斤半,谁都不肯再让一步的时候。</p>

苏行才淡淡开口:</p>

“孙大娘,这两斤豆花你要是不想要,那我们也不难为你!”</p>

“豆花我们收回来,钱退给你!”</p>

虽然做生意,讨价还价很常见。</p>

但苏行却不耐烦拉来扯去的没完。</p>

他比较直接。</p>

双方意愿说清楚,成就成,不成就争取争取。</p>

要是还不行,那就算了。</p>

横竖你不买,有的是买家!</p>

孙大娘正要得意,就听苏丰道:</p>

“但我们这豆花满足不了你的要求,日后你还是去别家买吧!”</p>

折腾了这么久,再好脾气的人,耐心都要告罄了。</p>

就是苏行不说。</p>

苏丰也打算退钱,拒了这门生意。</p>

他们的豆花又不是没人要。</p>

干嘛非得卖给这挑三拣四的孙大娘?</p>

排队买豆花的人听此,喜形于色:</p>

他们村子上百户人家,但实际能来磨坊买豆腐、豆花去卖的,只有一半。</p>

其中大多还是苏氏族人。</p>

如果孙大娘退出去,他们就可以拉自家亲戚进来。</p>

再不济,他们能买的量也多一些不是?</p>

这一进一出,赚的钱可就多了!</p>

孙大娘面上的喜色顿时僵住。</p>

“你、你们什么意思?”她气冲冲地质问。</p>

苏行拿来二十文,递过去:</p>

“意思就是,不做你的生意!以后别来了!”</p>

孙大娘还想闹。</p>

苏丰却道:</p>

“你如果再闹,我就会重新考虑磨坊与孙氏的合作。”</p>

同姓宗族抱团取暖。</p>

相应的,族人也会受到制约。</p>

孙大娘彻底蒙圈:</p>

苏家一天赚那么多钱。</p>

几斤豆花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p>

他们不答应就算了,为什么要这么对她?</p>

孙大娘还想胡搅蛮缠。</p>

但又怕真连累了族人,弄得自己没有容身之地。</p>

只好放软态度:</p>

“小丰、行子,先前是大娘不好!”</p>

“大娘年纪大了,你们别跟大娘计较!”</p>

“这钱不退了!不退了!以后大娘还来买豆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