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王牙人(1 / 2)

过了正月初一,就到雨水。</p>

天亮的越发早,温度明显升高,还下起了牛毛细雨。</p>

年刚过两天,柳林河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化冰。</p>

水车组装迫在眉睫。</p>

苏行忙的连饭都是吞进肚子里的。</p>

苏润也得拿着画好的图纸给苏行打下手。</p>

苏远川、苏远河兄弟俩开始按照苏润的要求布置磨坊:</p>

摆石磨、搬大锅、还有什么盆盆筐筐桶桶……</p>

鸡零狗碎的,也是一大堆事情。</p>

苏润几个忙得天昏地暗,其余人也没闲着。</p>

趁着拜年,族里、村里人都齐全。</p>

苏安福好好宣传了一把磨坊。</p>

李氏也借着这机会,带着张氏一起,上门聘请女工。</p>

离家近、工钱多、活不重。</p>

而且都知道苏丰一家为人实诚。</p>

几重buff叠下来,没一个拒绝的。</p>

全都是高高兴兴的点头应下,亲亲热热的把人送走,第二天再客客气气的上门拜年回礼。</p>

自然。</p>

也有不少人看工钱高,动起了小心思。</p>

翠花婶就是其中之一。</p>

大过年的上门,拿了两个鸡蛋,好话说了一箩筐。</p>

既说自己多不容易,又说她当年对苏丰多好。</p>

还愿意一天只拿二十文工钱。</p>

总而言之一句话,想去磨坊做饭。</p>

还有些不怀好意的。</p>

居然说想来磨坊当学徒,帮着做豆腐。</p>

李氏性柔,但并非那种拎不清的人。</p>

自然不可能同意。</p>

但一个村子住着,不好把人得罪死。</p>

她就只能装糊涂,委婉拒绝,然后把人请走。</p>

真要遇上那种倚老卖老,死赖着想占便宜的。</p>

李氏也压着性子恭维两句。</p>

还是要把人送走。</p>

总而言之一句话:</p>

聊什么她都陪着,但想进磨坊?没门!</p>

连张氏都在李氏的教导下,有了长进:</p>

虽然说话还是直,但至少不那么容易急眼了。</p>

在众人的忙碌中,十多天转瞬即逝。</p>

春节气息逐渐褪去,所有人各归各位,继续为生计奔波。</p>

磨坊也准备的差不多,只剩下最后的收尾工作。</p>

</p>

正月廿二。</p>

宜出行、商业。</p>

苏润和苏行起个大早,打算去县衙报备登记。</p>

县衙过年休假,一直从十二月二十,休到次年的正月二十。</p>

直到昨日才重新开衙。</p>

两人搭着苏小叔的牛车到城门口,然后就一刻不耽误的去了县衙。</p>

县令主管一县,像这种登记商铺的小事,归属县丞负责。</p>

苏行他们来得早,很快就进去了。</p>

“张县丞!”</p>

兄弟两人拱手行礼。</p>

苏行往前半步,将此次来意说明。</p>

张县丞一边问,一边写批文。</p>

办到一半,县衙的高捕头匆匆赶来阻止:</p>

“慢着!张县丞,大人有吩咐!”</p>

张县丞起身询问。</p>

两人嘀嘀咕咕说了半天。</p>

中间,张县丞目光怪异的打量了苏润好几眼。</p>

高捕头传完话。</p>

临走前,客气的对着苏润一颔首,还语重心长道:</p>

“大人对你期许甚高,前途远大自当爱惜名誉,万不可心有杂念!”</p>

大炎王朝虽然废黜了商人及其后代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p>

但却改变不了士族对于商户的偏见。</p>

开磨坊意味着入商籍。</p>

若苏润以商户身份参与科举,定是没好处的。</p>

苏润会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