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让苏润没想到的是。</p>
他这一来者不拒。</p>
不仅把柳林村八成的村民都招来了。</p>
连临近几个村子的人,都跑过来找他帮写。</p>
苏行从中看到商机,居然做起了生意。</p>
他和苏平安将苏润的春联拿去城里卖。</p>
三文钱一幅。</p>
主打一个薄利多销。</p>
而苏远河这个老六更绝绝子。</p>
直接一文一幅、自备红纸、自己上门来取。</p>
仗着在附近十多个村子里兄弟多,一呼百应。</p>
苏远河还给苏润接起了客。</p>
每天带着一波波兄弟登门,活生生跟个青楼老鸨似的。</p>
苏润当时是拒绝的:</p>
男人怎么能为五斗米折腰?</p>
但当知道苏行他们第一天就赚了两百多文后,也屈服了:</p>
一天两百文。</p>
光过年前这几天,就能赚到一两银子。</p>
五斗米的确不足以让他折腰。</p>
但如果有十斗的话?</p>
那他觉得偶尔弯个腰也不是什么大问题!</p>
苏润最开始两天还不想写重复了。</p>
但到了第三天。</p>
写到头昏脑涨的时候,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p>
人在家中坐,魂在天上飘。</p>
下笔就是人工印刷,问就是不知道!</p>
苏行、苏润忙着赚钱。</p>
张氏负责磨墨裁纸。</p>
过年前的准备工作,就完全落到了苏丰和李氏身上。</p>
苏丰负责去城里采买年货。</p>
还给天香楼的高掌柜带了一大块冻豆腐做年礼。</p>
一路走来,高掌柜对他们帮助不小。</p>
当初满城发巧芽,大户接连退货。</p>
只有高掌柜还继续要他们的东西。</p>
但苏行觉得这么做不是经商之道,所以特意带着新做的豆腐上门拜访。</p>
两人将先前的合作作废,又签订了新的供货契约。</p>
这才算完。</p>
苏丰主外,李氏主内。</p>
张氏偶尔能抽空搭把手。</p>
割年肉、杀年鸡、蒸馒头、贴春联、打酒……</p>
</p>
时间很快到了除夕。</p>
荀子有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p>
即:祭祀天地是报答天地覆载之德,祭祀祖先,则是守礼尽孝,感谢赐予生命之恩。</p>
除夕祭祖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p>
苏氏除了女子不可入祠堂的规矩外,还规定男子年满十六方可参与祭拜。</p>
苏润今年刚满十六,是第一次参加祭祖。</p>
“等会儿别乱说话!”</p>
“我们怎么做,你就跟着学就行!”</p>
苏丰和苏行拽着苏润,边往祠堂赶,边交代。</p>
这些话苏润从昨晚听到今早。</p>
耳朵都要生出茧子了。</p>
问就点头,看着很是乖巧。</p>
行至祠堂外不远,苏丰和苏行不约而同闭上了嘴。</p>
苏润抬头去看,只见古朴威严的祠堂外,黑压压几十号人排列整齐,齐刷刷站在外头。</p>
无一人交头接耳,静得连脚步声都听得清清楚楚。</p>
即使见到了相熟的人,也只是相互颔首罢了。</p>
庄严肃穆之感从苏润心底蔓延而出。</p>
三兄弟穿越人海,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定。。</p>
苏氏不是什么大家族,对主支、旁支这一套没那么看重。</p>
苏润他们辈分小,位置自然就没那么靠前了。</p>
不多时。</p>
祠堂大门打开。</p>
淡淡的木头清香,混着不算太浓的香火气,钻入每个人的鼻子。</p>
众人依序进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