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来了,快点的啊,师哥……你愣啥?”</p>
李解一边提着鞋,一边跑的冲着李琦喊道。</p>
不仅李解,许情也跑了出来,她身上还穿着拍戏的服装。</p>
“换衣服啊,你就穿着这过去?”</p>
“哦……”许情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回去换了一身衣服,还背着一个银色的挎肩包,</p>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用金庸的读者。”</p>
金庸被普遍认为读者最多的华语作家,特别是80年代之后,金庸给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伟人寄了一套《金庸小说全集》,他的小说在内地“开禁”,很快成为畅销书。</p>
到了80年代中期,香江无线版《射雕英雄传》在内地热播,一时间金庸成了内地老百姓人人熟知的人物。</p>
不过这时候,许多人还在痛斥武侠小说泛滥,是荼毒青少年的读物。</p>
就连央视《新闻联播》都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但进入90年代之后,以北大中文系许多教授为主的评论家“力挺”金庸,为金庸小说被主流媒体接纳铺平了道路。</p>
94年,北大授予金庸名誉教授一职。</p>
经过几年讨论,主流媒体彻底认可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99年,金庸受邀出任浙大文学院院长。</p>
至此,金庸正式获得南北名校的认可。</p>
虽然金庸在治学上不足,在04年便辞去教授一职,随即在06年和10年远赴英国,分别拿到了剑桥大学的中国史硕士和博士学位。</p>
但不妨碍整个内地对金庸的追捧,央视投拍《笑傲江湖》便是一个极大的标志。</p>
说起来这个,张大胡子和金庸之间还有个美谈。</p>
张大胡子本身就是个武侠迷,从小就看着《英雄儿女传》《七侠五义》《三侠五义》这些连环画长大的他,《笑傲江湖》是他看的第一部金庸的书。</p>
后来,进入张大胡子进晋省话剧院,再到后来拍电视剧《杨家将》中的杨六郎,再后来做制片,一直到97年调入央视,98年就监制拍摄了《水浒传》,成了他的真正开端。</p>
张大胡子一直想着拍一部武侠剧。</p>
恰巧张大胡子在报纸上看到金庸老爷子的一句话:“如果内地能像拍《水浒传》《三国演义》一样拍我的作品,我愿意把自己的版权一块钱给他们。”</p>
消息一出,引发许多方面的哄抢,央视这直接让《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制片人张大胡子联系到了金庸老爷子,最后张大胡子和金庸老先生在杭州会面。</p>
金庸以一块钱卖给央视改编权,张大胡子作为回报,把这一块钱镶了金边送给他。</p>
“等一下我。”李琦也将换上鞋,将门关上,往楼下走。</p>
刚下楼,大老远他就见到了金庸。</p>
西装革履,打着领带,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带着金丝边眼镜,正在与武术指导元彬握手。</p>
“查先生!”</p>
“……”</p>
同样是香江人,七小福之一,元彬之前已经拍过《新龙门客栈》《青蛇》《东方不败》《倩女幽魂》,特别是《东方不败》,他就与金庸打过交道。</p>
张大胡子领着金庸先是在水浒城转了一圈,然后才带着人往酒店走。</p>
“你感觉怎么样?”</p>
“好,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金庸对于拍摄场地和配置是极其满意的。</p>
00年到01年这两年之间,一共有三个版本的《笑傲江湖》。</p>
刚刚上映的那一版是任宪齐的一版,简直不能说烂,魔改就不说了,只能说是给《死不了》和《天涯》两首歌拍的大型音乐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