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晋入一线之列(1 / 2)

“老板,李琦的专辑还有吗?”</p>

“有,要《童话》还是《该死的温柔》?”</p>

老张又进了一百五十张李琦的唱片,至于娜英的《心酸的浪漫》拢共销售了六十张,后劲就不足了。</p>

现在还剩下三十九张。</p>

等人走了,老张拿出自己的本子,上面统计显示:差不多十个里面有八个是要《童话》和《该死的温柔》,剩下的一个要《心酸的浪漫》,另一个则是其他专辑。</p>

“啧,这小子邪门啊,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天后怎么了?不照样拍死在沙滩上?”</p>

老张牙有些酸,当年自己也是玩音乐的,如今卖了理想,在这儿摆摊看店。</p>

“人比人气死人啊!”</p>

老张想了想,直接在《心酸的浪漫》上面标上88折出售。</p>

他可以接受少赚,但不能接受砸自己手里。</p>

这种情况不仅在老张这里,在其他音像店也同时发生着。</p>

大街小巷,各大音像店、文体店都在轮番轰炸着:</p>

“你这该死的温柔,让我心在痛泪在流……”</p>

一些男生站在女生宿舍楼的外面,嘴里则嘶吼着:“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感情多深只有这样才足够表白,死了都要爱,不哭到微笑不痛快……”</p>

老张斜对面的高中之中,许多班级的班歌也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都换成了李琦的歌。</p>

《童话》最多,除此之外《死了都要爱》《秋天不回来》《该死的温柔》则在无数男生之中传唱。</p>

还有一个地方李琦极其受欢迎,那就是网吧。</p>

95年国内第一批网吧成立,那时,名字还叫“电脑室”,就是几台电脑,几把椅子,没有什么装饰,即便如此机位爆满,上网你得排队。</p>

此后几年,网吧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p>

到了2000年,全国各地的网吧规模已经扩大了成千上万倍,但依然无法满足网民的需求。</p>

2000年3月,在聊天室领域中已经打响名堂的“碧海银沙”再度改版。</p>

聊天室首页一天的访问量突破10万,一时间,全国所有的聊天室全都是一片繁荣景象。</p>

而聊天室内的背景音乐,此刻也换成了李琦的《童话》《死了都要爱》……而这些人带来的裂变和力量,是李琦甚至滚石唱片公司没有想到的。</p>

不要小看这些上网的人,他们的消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和唱片很是重合。</p>

《该死的温柔》专辑,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就销售出去三十万张,而原本已经出现疲软的《童话》销量,如今却逆势再次上扬。</p>

在音乐圈里面的影响则是:《该死的温柔》《死了都要爱》这两首歌则以不可阻挡之势,疯狂冲榜。</p>

4月3号。</p>

《童话》第一名,《心酸的浪漫》第二名,《秋天不回来》第三名,《该死的温柔》第四名,《死了都要爱》第五名。</p>

4月4号。</p>

《童话》第一名,《心酸的浪漫》第二,《死了都要爱》第三名,《该死的温柔》第四名。</p>

4月5号。</p>

《童话》第一名,《该死的温柔》第二,《心酸的浪漫》第三,《死了都要爱》,第四。</p>

4月6号。</p>

《童话》第一,《死了都要爱》第二,《该死的温柔》第三,《心酸的浪漫》第四,《秋天不回来》第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