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道德之争(1 / 2)

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明光,太清圣境,道祖骑青牛,拾阶而上。</p>

少顷,又有一只蒲团出现在其前方,老君拍了拍青牛,只是静静坐着,掌心出现了一朵缓缓旋转的青莲,这青莲飞出两片花瓣,一片消失不见,一片印入了那蒲团。</p>

蒲团被一缕缕道韵包裹,显化出另一道身影,此间两位大能,一为道祖,二为太清,二者关系向来在天宫众说纷纭,让仙傻傻分不清楚。</p>

二者没有多余的客套,甚至暗中藏着一点较量和比较,以及少许的争强好胜。</p>

哞~</p>

那尊下青牛传来叫声,顿觉一道道气韵徘徊,歪歪扭扭差点瘫倒在地,哼哧一声,还好老君出手迅速,伸手按了按牛背,抬头笑道:"道友,你我争了数千年了,如今有些事,也是到了掰扯掰扯的时候了。"</p>

正含笑看着老君的太清,此刻怔了下,随后便禁不住露出几分微笑:"老者处长之称,君者君宗之号,你能来,看来贫道的使命也算完成了。"</p>

"当初八十一化,你我争的无非天道该由谁来执掌,另二位向来不问世事也便罢了,可你为何要让王恶镇压道教气运?"老君低声说着,目中略带无奈:"天上天下,历化无穷,先亿劫而生,后亿劫而长,道友不知镇压的是气运,还是只为维系道统?"</p>

"有何区别?你求的是无为之道,而我只为太清一境,元气之清,不过天由清而轻之气,当行之以礼仪,建之以太清,暗合天道之理,若他日道统崩塌,岂不世态浑浊?"太清圣人如此说着,目中带着几分思索,脸上的冷峻,倒越发像是在压抑着心底想要释放出的怒火。</p>

老君叹了声:"世间万物自有相生之理,哪有万古不衰之路,保留道统纯粹固然是好,可唯独人性不可捉摸,道友可敢笃定,后世之人,就能按你教化行事?"</p>

"那佛门未来之途就能按道友所想不成?那你又如何保证任由顺其自然,人性之恶不会越发明显?"太清圣人冷哼一声:"道友,平衡之道不是一家独大,越是金碧辉煌,反而越加丑态毕露,佛道一家,不过是你自欺欺人罢了。"</p>

"况且你既然当初考虑化胡为佛,那后世教徒自然不乏险恶之辈,通过教化将烦恼、愚痴转化为菩提,可人皆可改变,天地万法皆在变化之中,不管是你还是我,终归争的无非还是教义罢了。"</p>

老君摇了摇头:"道友错了,我与你争的实则是本心,人族自该向阳而生,若道友只是单纯灭恶存善,那利益集合体下诞生出的无非是比恶更恶的伪善,这样的世道,岂非更加防不胜防?"</p>

"去本存真,才是教化根本,要让人族懂得此理,才能源远流长,若是恶者便要去浊留清,那道友自问,这条路何时才是个头?"</p>

这个概念很模糊,也很抽象。</p>

首先太清秉承清浊,更偏向于去浊存清,而老君却坚持以教理传世,让人族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所以道门在前,佛门在后,可谓双管齐下,不管人族将来信奉哪家,目的终归是达到的。</p>

可现在最大的问题便是不管结果如何,都很难保证时过境迁,有一方不会彻底落幕,所以太清争道统传承,而老君要的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佛道体系。</p>

"所以,道友才不惜推出个孙悟空吗?"</p>

"道友本可多次出手干预,可最终也只是亲眼看着事态走到今天这一步,这与你当初与王恶所说,是否背道而驰了?"老君淡然道:"不过,我可以答应道友,王恶依然可以成为道门第一护法神,可他镇的不该是气运,而是人间正道。"</p>

太清圣人轻轻呼了口气,想站起身,但脚下一晃,有些无力地盘坐了下来。</p>

"有时候想想,我都不知道你是我的分身,还是我本该是你的分身,道与德相辅相成,合称为道德,莫非只有遵循道的原则行事,才能称得上有德?那二者共同构成的伦理基础,岂非从一开始便成了你我二圣?"</p>

老君点了点头:"自是同理,你我亦不分彼此。"</p>

“哈、哈哈哈!"</p>

"痛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