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上门询问(1 / 2)

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p>

杨福平也按照惯常的点儿开了门。</p>

只不过隔壁老钱一直没见人影,二平也没来粮店。</p>

确切的说,隔壁的当铺一直没人开门。</p>

粮店的生意还算不错,杨福平一时间也没有多去关注这俩人。</p>

等一小波人潮散去后。</p>

小孙才奇怪:“二平也没让人跟我捎信儿说今天不来上工啊,怎么突然说不来就不来了?”</p>

杨福平没在意:“谁家没个头疼脑热的,中午没人了你去看看,别是又跟他后娘亲爹闹起来了。”</p>

小孙点头,跟福安一起把柜上的粮食又归置归置。</p>

扭头看着后面黑板上的粮价感叹道:“福平哥,粮价又开始涨了,你说会不会涨成金圆券那个样儿?”</p>

杨福平先看看门口没人,扭头不赞同的制止道:“你管他涨不涨呢,大不了咱们问东家用粮食抵工钱,红党刚进城,军管会满街转悠,别大咧咧的说这些不中听的。</p>

触人霉头!”</p>

小孙赔笑:“我就是看见粮价,感慨两句,你就说小米的价儿吧,三月初的时候,才12元一斤,这才下半月,都已经涨至 21 元了,这速度,看着有点儿让人发慌!”</p>

杨福平找理由:“可能是因为春荒吧,每年不都这样嘛,春天价钱会高点儿!”</p>

小孙胡乱的应着:“反正涨不涨的都习惯了。对了,东家有没有说咱们发钱还是发东西?”</p>

杨福平这才想起老钱:“说是月底就定了,这也没剩下几天,我想着今天去问问老钱呢,结果他们店都关门了!</p>

没事儿,要是东家问了,咱就要粮食,钱不钱的,等市面儿稳定了再说。</p>

你应该手里也有点儿钱吧,上回捡的金圆券,怎么也够买点儿鸡零狗碎。”</p>

小孙乐了:“嘿,你说那钱,我当时就想着多拿点儿让我奶奶糊棚顶呢。</p>

结果阴差阳错的,还真派上用场了。</p>

咱们几个就我拿的多,黑道白道的,我一共换了差不多一万八。”</p>

小孙还挺知足,杨福平笑道:“你没后悔?”</p>

小孙反问:“后悔?你是说后悔没多拿点儿?</p>

嗨,那不至于,我奶常说,人啊,最怕的就是贪心,知足才能安心。</p>

这一万多块钱都是白捡的,我有啥不知足了。</p>

要是换小米,就今儿这物价,我能买上八百多斤呐!</p>

我们家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多粮食!”</p>

杨福平顺着问道:“你没存银行?”</p>

小孙摇头:“我信不过银行,还不如多买点儿粮食呐!”</p>

说着拍拍自个儿的破棉袄:“我天天身上装着一万块钱,本来想着,要是哪天粮食降了就多买点儿放着。</p>

结果这个把月,还越看还越高了。</p>

福平哥,你觉着我现在是买还是不买?”</p>

杨福平看着小孙信赖的眼神,一咬牙,吐口道:“想买就买吧,新政府想压倒城里的这些地头蛇,且得博弈一段时间!”</p>

小孙咧嘴:“这我就放心了,我奶也说,不等到全国地盘都安稳下来,这粮价就别想稳下来!”</p>

杨福平赞叹道:“你奶奶,活的通透!”</p>

小孙得意道:“那是,我奶奶年轻的时候,也是在宅门里伺候过的,要不是我爷抽大烟,祖宅都卖了,也不至于混到现如今的份儿上!”</p>

俩人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片儿汤话。</p>

眼看着到了中午,没人送饭。</p>

这就更奇怪了。</p>

福安揉揉肚子,看着他哥:“东家忘了送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