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声响动,而是连着两声爆炸声连着响了起来。</p>
唬的两口子坐在炕上又等了会儿,再也没有响声了。</p>
两口子拢着被子,缓缓躺了下来。</p>
杨远信安慰媳妇:“估计又是没事儿放空炮吧!”</p>
李水仙打个哈欠:“这一惊一乍的,魂儿都快没了!刚那响动,听着离的不算远,明儿你跟福平出去打听打听,看看是不是真要开始打了!”</p>
杨远信应了下来,安抚的拍了拍媳妇的被子。</p>
这个不用李水仙交待,自个儿也打算明儿问问什么情况。</p>
要真是开始试探着进攻,说不得,自家西厢房下面的地下室,真得收拾出来躲两天了。</p>
关注这两声爆炸声的不在少数。</p>
第二天一早,杨远信刚穿上衣服,就听见隔壁林老师敲门。</p>
门一开,就见林老师扬着报纸就进来了:“杨哥,你看,昨儿晚上,何思源何市长家被炸了!”</p>
杨远信闻言不禁紧张了起来。</p>
前市长何思源,正是因为因同情学生运动而被免职。最近的各处报纸,又报道何思源力主和平解决,并为之积极活动。</p>
可想而知,是谁在策划这次的爆炸案!</p>
林老师很是气愤:“报纸上说,这回的事儿是城外的红党炮轰导致!</p>
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p>
什么炮那么精准,连着两炮就打何市长家屋顶。</p>
信这话的,才是傻子呢!”</p>
杨远信仔细看了报纸,然后扣下来叹口气:“光头来这么一手,不是催着傅大帅做出决定嘛。</p>
看样子是战是和,马上就要见分晓了。”</p>
(不知道是不是1月18日这两声爆炸声,坚定了傅大帅的决心。派遣人员开展了又一轮的谈判,协议终于在1949年1月19日正式达成,具体协议共18条。根据和平协议,傅作义部队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至1949年1月底,城内国民党军全部开到城外指定地点接受改编。改编部队受到当地军民的欢迎。)</p>
李水仙听了一耳朵,心里也有些紧张起来,改天换日,最折腾的还是老百姓。</p>
那些个老爷们,每回都是摇身一变,又成了新政权的座上宾。</p>
作为生在清末,经历过小本子跟国民政府的人来说。</p>
说什么都不如看这些人做什么来的真实。</p>
犹豫的问了下:“林老师,您学问大,您知道那个共产是怎么个共法儿吗?”。</p>
这句话林老师也答不上来,含糊道:“大概就是劫富济贫之类的吧。”</p>
李水仙放心了:“我们家反正没钱,但日子也还过的下去,应该不用政府费心了。”</p>
林老师心情有些沉重,不知道自己算是被劫的,还是被济的!</p>
拿着报纸,背着手告辞回家了。</p>
一大早的说这么沉重的话题,杨远信吃的又少了点儿。</p>
心不在焉的吃完,跟家里交代了声:“我去见见郭平!”</p>
就急匆匆的走了。</p>
这回俩儿子一个没带。</p>
福安昨天刚出门放完风,今天倒也没嚷嚷着要出去。</p>
老老实实的在家里跟两个小侄子玩儿。</p>
石头上学之后,有了自己要好的小朋友,渐渐的也就不爱粘在小叔跟前了。</p>
不过没关系,福安还有新的小侄子。</p>
杨福平不合时宜的想笑,真是铁打的福安,流水的小侄子。</p>
昨天半夜的爆炸声仿佛号令一般,炸出了今天的阴云密布。</p>
这会儿刚到半中午,天阴的就有些傍晚的感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