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女中学生(1 / 2)

这会儿的四九城,最不缺的就是人手。</p>

除了家里添个茅房没有被批准,其他的东西,从正月忙活到阳春三月,基本也都收拾好了。</p>

院里废弃的那口水井,在连着两天泛着油花的白菜熬粉条,跟管饱的玉米面儿窝头的份上,淘井的师傅,生生又给往下挖了三四米。</p>

连砌井壁的砖头,都是两个师傅自己从皇城根下面淘换出来的。</p>

活干的漂漂亮亮的。</p>

当然最后工钱,李水仙也给的高高的!</p>

水澄清之后,比着杨远信早年的记忆里,好像好了不少。</p>

虽说还是涩口,可加白矾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水烧开,倒也勉强也能入口,偶尔真应下急,想来是没什么大碍。</p>

西厢房的地窖,被整整齐齐的码上了二三百斤的腊肉、风鸡、风鸭、腊鱼、甚至于还有两条云腿儿。</p>

实在是南货铺子这回的火腿儿品相太漂亮了,杨福平没忍住,给带回了家。</p>

棺材里的大洋没动,小金鱼花出去了五六根儿。</p>

杨福平倒是没那么大的购物欲望,从来没有要把地窖装满的想法。</p>

粗略估摸着差不多,就不准备再买了。</p>

折腾完这些个死物,又开始折腾活物。</p>

杨福平给钱妈找了个新活,他从菜市场里买了几只小鸡仔儿,还跟卖菜的约好,每月给几个大子儿,让人帮忙收集点儿菜叶子菜梗子什么的。</p>

桃花灼灼的时候,还活着的七只小鸡仔儿,已经扎出了硬翅,褪去了黄毛。</p>

一只只的是公是母已经不需要掰着腿看了。</p>

于是乎,等到棉袄换夹袄,夹袄换单衣的之后,连着隔壁林老师家也睡不成懒觉了。</p>

每天天蒙蒙亮,就听见三只小公鸡打鸣,带着种有今天没明天的气势。</p>

一视同仁,谁也睡不成懒觉。</p>

只钱妈跟俩孩子除外。</p>

自打公鸡开始上班之后,钱妈每天睡的踏踏实实,再也不用惦记睡过了头的事儿。</p>

至于石头跟红妞俩人,天上打雷都不醒的孩子,三只公鸡这种小场面,丝毫不影响睡眠质量。</p>

鸡窝就搭在西厢房跟倒座房之间的夹道里面。</p>

主要是养鸡太味儿!</p>

李水仙看见小鸡进家的第一天,叹了口气。</p>

随后就积极的开始给小鸡喂食,等到小鸡下第一颗蛋的时候。</p>

半点儿不情愿也看不到了。</p>

在知道农历八月,这三只小公鸡其中一只可以下锅洗热水澡之后,石头也不想着玩儿了,每天跟邻居林老师家的小三儿一起给鸡找蚯蚓,或者小虫子之类的。</p>

是的,林老师家也有样儿学样儿养了三只母鸡一只公鸡。</p>

没养那么多,主要是因为,鸡也要吃粮食,不然长不好。</p>

这年头,人都吃不饱,哪有那么多多余的粮食喂鸡。</p>

李水仙跟儿媳妇说小话:“估计是那什么洋莓果没少挣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