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安吃完老钱给的那片儿猪肝,没忍住舔了下手指头。</p>
然后后知后觉,爷爷的白天还没过呢。</p>
顿时呆住了,扭头看向他哥:“咱爷······”</p>
杨福平摸摸弟弟的有些长了的头发:“没事儿,就这么一片儿,不值啥。咱爷说不定在地下吃香的喝辣的呢!”</p>
这话说的半点儿不心虚,能把自个棺材偷渡给儿孙,这得多大能耐。</p>
杨福平觉着,老头在下面别说盘儿不入流的猪头肉了,就是什么燕翅鲍肚那也是三根手指头捏田螺—稳拿。</p>
杨福平哥俩没把猪肝儿当回事。</p>
可小孙不一样,红柜子切的本来就薄,他还细细品了起来。</p>
其他人都吃完了,小孙还剩小半片儿呢。</p>
看的杨福平皱眉道:“小孙啊,你别这么会过了,还能省下半片儿回家下饭是怎么地,实在吃不够,让钱叔再给你拿几片儿。”</p>
老钱一改嫌弃的神色,连连拒绝:“福平啊,你不懂,吃的慢了能品味,就剩这么几片儿,晚上就够我跟女婿下酒了!”</p>
看着老钱生怕再搭上几片儿猪肝,店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p>
一直到关门上板儿,两个小伙计都活力满满。</p>
杨福平带着弟弟回家的路上,照顾了下街对面烧饼摊儿的生意。</p>
当着杨福安的面儿,把这几天攒的鸡零狗碎的铜子儿法币一个不落的都掏了出来:“七个马蹄烧饼,你看看还得补多少钱。”</p>
虽说政府不让流通银元银角子铜元之类的,可搁不住老百姓信这个,总比信这些个连银本位都省掉的纸强的多。</p>
做小买卖的,心里自有一本儿兑换比率。</p>
老板查了查数:“这位爷,您再给补上六百块钱。”</p>
杨福平从兜里掏出五张票子结了帐,看着老板拿油纸包好七个烧饼,又找了根儿细麻绳,仔仔细细的绑好递了过来:“齐活,吃着好您下回再来!”</p>
接过烧饼的时候,旁边帮忙的小闺女,默不作声的把钱给收了起来。</p>
细声细气的跟老板说:“爹,我先去后街买羊骨头去,怕去晚了没的挑!”</p>
老板点点头:“回家看你哥扛活儿回来没有,回来了让他陪着你去,晚上巷子里没灯,不安全。”</p>
杨福平接过烧饼,心想这米面都涨价,烧饼也涨了不少,更别说肉了。</p>
没嫌功夫伤春悲秋,杨福平喊上弟弟赶紧往家奔。</p>
从烧饼摊儿出来,杨福安就跃跃欲试:“哥,哥,我拿着,我保证不偷吃!”</p>
杨福平当然放心,于是就看杨福安提着一包烧饼,跟得胜归来的将军一样,迈进家门就喊道:“石头、红妞,看小叔给你们买什么了!”</p>
俩孩子居然没第一时间迎上来,不应该啊。</p>
钱妈抿嘴乐:“家里来客人了,这会儿太太正喂他俩吃着呢。”</p>
杨福平明了,这是被好吃的堵上嘴了。</p>
杨福安耷拉着脑袋,有些不服气的去了堂屋,推门的时候还在喊:“石头,好吃的芝麻烧饼,你不吃叔一个人能吃仨!”</p>
杨福平随着也进了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