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猝然仙逝(2 / 2)

杨远信早早发话,不行还回老家顺义县,反正乡下还有一垧多地(一垧地是十五亩),咋地都饿不死。</p>

花市儿这边多是回回,老杨家虽是汉民,饮食也多受影响。</p>

一早就让帮忙的钱妈端了盆儿羊杂汤回来。</p>

喝的各个出了点儿细汗凝在鼻尖上,通体舒坦。</p>

杨远信这会儿正在院儿里看顾着小孙女,还抽空跟媳妇交代:“福平妈,要不你去看看儿子?俩人睡这么长时间都不起来,别睡过劲儿了晚上再走了困。</p>

早上老爷子都起床吃完饭了,又去书房说是要练字,这半晌没动静,别是提笔忘了练字画王八去了,你也顺道进去瞅一眼!”</p>

杨福平他妈李水仙放下水盆,准备去看看。</p>

刚迈进堂屋门,就看见自家老二,慌里慌张的从他爷的西屋窜出来,有只鞋都没来得及穿:“爹,娘,我爷好像凉啦!”</p>

杨远信:“啥?”</p>

把小孙女的手一松,三步并做两步进了正房。</p>

老爷子上了岁数,特意安排老二晚上睡一起守着。</p>

这会儿都凉了,那得啥时候没的啊。</p>

这一嗓子,把刚从西厢房推门出来的杨福平也整的心拔凉。</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昨天想着是不是自家老爷子撞客了什么呢,这一晚上的工夫都驾鹤西去了?</p>

刘翠芬拢着两个孩子,不让捣乱。</p>

其他人过一遍儿眼,老爷子坐在西屋旁边耳房改的小书房,椅子上一歪走的挺安详,身上穿着备好冲喜的寿衣,摸着都硬实了,估计走了有两三小时。</p>

老爷子糊涂好几年了,自打杨福平奶奶走了之后,就一直不怎么知事儿,这下走了,也说不清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p>

杨远信刹那泪如雨下,娘早几年没了,这回连爹也没了,人生只剩归途了!</p>

跪在桌子旁边“呜呜”的哭了一阵,忍痛拭泪安排道:“老大,先找个白事儿先生过来布置灵堂,然后找辆马车,我明天带着老二回顺义老家报丧,街面再不太平,总不能不让人办白事儿!”</p>

杨福平也擦去眼角的泪水,应了声出门去忙活。</p>

杨福安嚎啕大哭,他是出生的时候憋的久了,智商有点儿发育迟缓,十七八岁的人了,心智也就相当于七八岁的孩子。</p>

这会儿伤心的止都止不住。</p>

一看小叔叔哭,杨福平家的两个孩子也跟着哭了起来。</p>

大儿子五岁,这会儿都是懵懵懂懂知道点儿事儿的年纪了,紧紧抓着他娘的衣角,一脸无措的看着爹妈小叔。</p>

小闺女两岁半,被一屋子人吓哭了。</p>

没人看到的维度,杨清文对身边的黑白两道身影半是显摆半是嘲笑道:“哎呀,这一屋子儿子孙子,哭起来真丑!”</p>

黑影晃晃手里的链条,杨清文下意识的收敛了下然后赔笑道:“八爷,让您多费心了,那咱这就走吧,该留的也都留下了,该交代的也交代完了。”</p>

白影略微抬头,仿佛在无声的询问什么。</p>

杨清文拱手作答:“七爷,我老头子后悔什么呢?都说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可当老人的,不到闭眼都放心不了。</p>

如今这个世道,就是闭眼也放心不了。”</p>

我得庆幸,是老妻一手绣艺了得,抢到了给三生石底座绣抹布的差事,这才换了次映照三生石的机会,我妻一片慈母心肠,不照看自身,反倒是选了最小的孙女。</p>

天不绝我,这才看到二十多年后小孙女一头撞死在我坟头,原来老杨家自我往下没过三代就家破人亡了!</p>

不过是要我夫妻二人积五百年阴德再转世投胎,以此换来这一线生机,这买卖端是做得!”</p>

······</p>

喜欢活在民国当顺民请大家收藏:()活在民国当顺民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