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共情之前,先留下证据(2 / 2)

痕语者 风痕雪鉴 4771 字 6天前

宋昭坐在角落,静静看着他。

这个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年轻人,此刻脸上写满决绝,却藏不住眼底的裂痕。

散会后,他在楼梯间拦住沈砚。

“你父亲的名字,”他低声说,“出现在十五年前灭门案的外围调查笔记里,出现在三年前开发区强拆命案的匿名举报信抄送名单里,也出现在‘回声计划’第一批实验体审批文件的副签栏……他们不会让你活着回来证明什么。”

沈砚苦笑:“如果我不去,谁来证明他不是凶手?”

宋昭沉默良久,从内袋取出一枚火柴盒大小的黑色装置,塞进对方手中。

“贴在衬衫内袋,靠近心脏位置。别让他们给你打针。”

沈砚点头,转身离去。

走廊尽头,阳光斜照进来,却照不进程野眼底那一片深沉的暗影。

而是引爆一切的引信。

下午三点四十九分,郊区殡仪馆停尸房外。

唐雨柔提着银色箱包站在铁门前,风吹起她额前碎发。

她抬头望了一眼监控探头,缓缓打开箱体,取出一台便携式拉曼光谱仪。

仪器启动时发出轻微嗡鸣,屏幕泛起蓝光。

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棺木底部一圈暗灰色密封胶。

下午三点四十九分,郊区殡仪馆停尸房外。

风从铁门缝隙钻入,带着殡仪馆特有的一股铁锈与福尔马林混合的冷味。

唐雨柔蹲在棺木前,拉曼光谱仪的蓝光映在她瞳孔里,像一道沉静的警报。

仪器蜂鸣两声,屏幕跳出波形图——峰值异常,频段集中在420纳米波长,是典型的纳米级荧光标记物反应。

她指尖一颤。

这种标记物不会自然存在。

它被设计成在特定压力或温度变化下激活,一旦棺盖开启,密封胶破裂,荧光粒子便会气化扩散,通过空气流动触发远程信号发射。

某种意义上,这具棺材本身就是一个活体信标。

“通信切断。”她低声对身后的程野说,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沉睡的亡者。

宋昭点头,早已示意外围技术员切断所有无线频段。

他蹲下身,从战术包中取出小型惰性气体喷雾罐——氩气,能中和空气中潜在的化学触发机制。

他沿着棺木四周缓慢喷洒,银白色的雾气如薄纱般笼罩棺体,隔绝了外界最后一丝扰动。

唐雨柔深吸一口气,戴上双层乳胶手套,用无磁镊子从密封胶边缘刮下一小片样本,封入真空管。

她的动作极稳,但指节微微泛白。

她知道,此刻他们不只是在开棺,而是在拆一枚延时二十年的炸弹。

宋昭站起身,亲自接过开棺工具。

绝缘手套贴合掌心,隔绝电流,也隔绝可能的生物电感应陷阱。

他将液压撑杆缓缓插入棺盖缝隙,金属摩擦发出细微的“吱呀”声,像某种古老机关被唤醒。

棺盖掀开的瞬间,一股陈腐的冷气扑面而来。

尸体面部浮肿,皮肤呈蜡灰色,眼球轻微外凸,但下颌线条过于圆钝,鼻骨塌陷角度也不对。

唐雨柔迅速打开便携光源,调整至侧射模式,照向死者口腔。

她用微型牵开器轻轻撑开嘴唇,凝视片刻,瞳孔骤缩。

“牙齿。”她低语,“三颗门牙做过瓷贴面,牙龈边缘有二次修复痕迹。陈砚亭的牙科档案显示,他只有两颗补牙,且从未接受过美容修复。”

宋昭沉默俯身,目光落在尸体右手——小指第二节有陈旧性骨折,但陈砚亭的伤在左手。

他缓缓抬头,与唐雨柔对视一眼。

“替身。”他说,声音像从地底传来。

唐雨柔取出采样针,从尸体颈部取了一管血,迅速装入便携离心机。

三分钟后,血浆层呈现异常乳白色。

“脂肪乳剂残留,”她声音发紧,“这是低温保存后复苏的典型特征。他们用药物维持代谢假象,再伪造死亡,最后放入棺中充当替身。”

她抬头望向宋昭,眼中映着停尸房惨白的灯光:“真正的陈砚亭,还在‘回声舱’里。他们没让他死,他们需要他活着——作为实验对照组,或者……活体数据库。”

宋昭没说话。

他盯着那具被精心伪造的尸体,脑海中却浮现出十五年前城西灭门案现场的烟头,蛇形纹身,以及今晚那名杀手臂上的拉丁文——VeritasinTenebris。

真相藏于黑暗。

而他们,正一步步踏入那片黑暗的核心。

风再次掠过铁门,吹动唐雨柔的发丝。

她合上仪器,低声说:“数据已加密封存,但……他们一定知道我们动了棺。”

宋昭缓缓合上棺盖,声音低沉:“他们不怕我们开棺。他们怕的是,我们开始看懂他们的规则。”

他转身走向车边,身影被夕阳拉得极长,像一道割裂光明与阴影的刀痕。

而此刻,他还不知道,鞋垫下的U盘,正无声地搏动着一段早已死去却仍未熄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