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日子越过越有盼头(2 / 2)

这话一出,几人脸上都难掩雀跃,那可是牛车啊,村里就没几户人家有牛车他们家如今竟能商量着买了。</p>

牛车能运稻谷,能运鱼,林成贵就说:“买!钱不够咱用卖粮食的钱买。”</p>

四人敲定家庭大事时,武家这头也在说卖鱼的事。</p>

卖鱼得了一吊零几十文钱,除去鱼苗两百文,利润有八百多文。</p>

一亩水田养鱼的收入对武家来说只是个添头,武阿叔颇为财大气粗,大手一挥对儿子说:“呐,你养的鱼,钱你自个儿收着吧!”</p>

武宁倒很高兴,跟他爹确认:“真的?真给我拿?”</p>

估计是从前给爹娘收钱习惯了,没嫁人前,猎物打了不少,铜板一个没有。</p>

嫁人后武宁脑子也没转过弯来,还对阿爹让自己拿钱感到窃喜。</p>

武婶子对儿子这傻样儿感到无奈,干脆说:“不拿我收起来了。”</p>

武宁不敢废话,立马抓走桌上串好的铜板。</p>

一家人坐在堂屋,听得山脚虫鸣阵阵。</p>

武阿叔说:“三亩水田缴税后,留点咱们自家吃,若是有剩,卖了钱你俩也自个儿收着吧。”</p>

夫夫俩应下,林淼随即说起秋收安排。</p>

周向阳家里,孩子洗完澡睡眼惺忪跟在他阿娘脚边,困得摇摇晃晃,就等人睡觉了。</p>

“阿娘,还点灯干啥呀。”</p>

周爹夫妻关好院子篱笆门,锁好厨房,堂屋大门插上门拴,然后举着油灯回房。</p>

周向阳亦步亦趋。</p>

夫妻俩对视一眼,瞧见小儿子这样,就知道他又要耍赖了。</p>

周父盘腿坐在床上,拦住小孩说:“困傻了么是不是,回你房去睡觉了。”</p>

周向阳摇头摆脑地,有一点羞,但又不愿意自己睡。不让他上床去,他就一半身子趴在爹娘床铺晃脚,这么赖着。</p>

周婶子用布巾扫扫床铺这头,周向阳就挪到另一头,扫到另一头周向阳就挪回来,像只不停在床边打转的小陀螺,</p>

“你都九岁了,要是虎子和小山知道你还赖着爹娘睡觉,看你羞不羞。”周婶子说。</p>

“我才九岁。”</p>

周向阳趴了一会儿,趁爹娘说话不注意迅速爬上床,躲到床铺最里面。</p>

夫妻俩没理他,周父拿出林磊给的一吊多铜板,低声和婆娘说:“养鱼真能赚钱,有八百五十文的利润。”</p>

周婶子激动地接过钱串,就着油灯光仔细看,开始算起来:“不少了咱家没那么多田,若每年养鱼能多这份钱,等到小阳十七八岁,他成亲的钱就有了!”</p>

家里生活也能宽裕轻松些。</p>

周父感慨说:“咱们月哥儿找了个好丈夫,石头有点好事也没忘了咱。往后要跟小阳说,长大要帮着点他石头哥。”</p>

周婶子转头去看小儿子,几句话的功夫小孩已经睡沉了。</p>

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她商量道:“秋收结束后,咱们去割猪肉做一桌好菜,打点酒,喊月哥儿石头来家里吃顿饭吧!”</p>

周父很是赞同:“成。”</p>

今年天公作美,村民日日望天,不见一点下雨迹象,心中大喜。</p>

郑老爹去田里看了几次,稻谷金黄一片,稻穗沉甸甸。村里有人想要再等等,有人觉得已经到了最好时间,郑老爹就是后者。</p>

镰刀已经磨得足够锋利,稻谷已经足够饱满。这日他从田里回家,找上儿子就说:“割稻谷!”</p>

一家人全身心投入秋收。</p>

周舟今年没干厨房的活儿,有娘亲和阿娘做饭、有孟辛送饭送水,郑则和阿爹割稻谷,他和鲁康在边上甩稻谷脱粒、捆稻草。</p>

周爹自知帮不上,这节骨眼上他不敢出门添乱,就跟在妻子身后做点小事。</p>

村民在田间地头各处走动,家家户户忙得热火朝天,白天干活辛苦,傍晚早早歇息,也没人出门溜达撩闲。</p>

“舟哥儿,去地里呢?”</p>

“是啊,还没割完,回家拿箩筐。”</p>

“谁不是,我家赶紧赶慢这才割了两亩,哎不说了,得赶紧送饭干活。”</p>

整个村子弥漫着丰收的喜悦,村民生怕活干到一半突然下雨,稻谷开始收割便一刻不敢停歇。</p>

割完就地脱粒,再用牛车拉走,四亩水田连干五天才割完。</p>

稻粒全部顺利运回家,一家人提着的心总算安稳落回肚子。</p>

幸得今年没有下雨预兆,不然父子俩得忙坏,麻袋全部搬到堂屋,卸完牛车两人累得直接坐在门槛上歇气。</p>

郑老爹望向远处风景,暗暗在想,光想买田不成啊!</p>

缓过劲儿来后,他朝儿子低声闲聊:“咱家到你这代是独苗,往后不能是了吧?”</p>

郑则觉得这话头起得莫名其妙,“哪儿能说准。”</p>

“咋说不准,你俩这么年轻,健健康康的,咱家如今有地有生意……不然你想交给谁?”</p>

你不也年轻过,你年轻时不也健健康康,你是只乐意要一个吗郑则腹诽,他没敢说出口,只转头无奈看了阿爹一眼。</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