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真是年轻有为(2 / 2)

夏天的雨说下就下,猝不及防,毫无准备。幸好车上笋干卖掉了。</p>

郑则拍拍手臂的雨水仰头看天,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了,天色将暗,得就近找一家客栈入住,马匹劳累一天得吃草休息。</p>

一同在屋檐下躲雨的有不少人,都是在附近采买跑进来的。</p>

郑则身旁有两位挽手的女娘,其中一位胖点的说:“福禄糕坊刚出了莲子糕,没卖几天呢,如意糕坊也跟着出同样的糕点,卖得还比前一家低”</p>

“刚刚福禄糕坊的伙计暗骂另一家学人精,你听见没?”</p>

稍瘦点的女娘嘻嘻笑道:“听到啦,管他呢,尝起来味道差不多,咱们哪家便宜买哪家”</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郑则无心偷听,可躲雨位置就这么大,不过这话让他有了些头绪。</p>

在客栈吃晚饭时,郑则给上来招呼的店小二塞了几个铜板,问他镇上生意最好的干货店是哪两家。</p>

店小二想了想说道:“一家是客栈附近的东风阁,咱城东这儿位置好居民多,想买点什么走一两条街道就拐进来了,店铺生意红火。”</p>

郑则点点头,东风阁就是前头收了他一整车笋干的店铺,他示意店小二继续说。</p>

“还有一家位置远点在城南地界,但店铺占地大,里头菌类药材、调料干果、虾皮鱼干都有卖,去逛一次里里外外都能给你包圆了,特别省事,有客人就爱去那儿买。就叫百珍阁。”</p>

城南他确实还没去,两家店铺倒是各有优势,郑则问:“两家关系如何?”</p>

店小二憨笑:“这小的就不知晓了,两家店隔得远,没听说有什么恩怨或交好”</p>

郑则谢过。</p>

从家里运来最后一趟笋干,这次他额外带了六十五斤短节尖货。</p>

马车到达永安镇直奔城南,郑则先是找了家客栈歇脚,洗掉风尘仆仆一身灰尘,把自己打理干净利索才驾车跑向百珍阁。</p>

夏日午后,室外烈日当头,蝉鸣聒噪。</p>

马车刚在店铺门口停下,立马有店伙计来牵马,对方热情招呼道:“这位老板,马车我们照看,您逛多久都成。”</p>

“嗯。”郑则这才发现店铺一侧墙上有一排拴马环,郑则想起客栈店小二说的话,此处店铺占地大货物齐全,但略微偏远,估计接待的大多有车马的有钱人家。</p>

他顺势把手里的缰绳交给店伙计,抬头看了一眼店铺的烫金牌匾。</p>

财大气粗,是百珍阁给他的第一印象。</p>

就在门口这会儿功夫,已经有不少顾客进店,郑则跟在他们后面。</p>

百珍阁招呼周到,一进店就有伙计上前热心亲切询问老板今日想买点什么,这一瞬间,郑则莫名体会到羊肉摊冯老板被周舟笑容满面地喊“老板”的感受</p>

一声“老板”确实能让人听得浑身舒爽。</p>

郑则先在店内逛了一圈,里头果然什么都有,且货物陈列十分有讲究,不同种类单独划区,其中夏季清热败火的干货放在前头,顾客一进门就能看得到。</p>

逛够后,郑则寻位伙计说明来意,这阵子上门自荐多了,一番说辞讲得顺利:“笋干就装在外头的马车上,谷雨前后的货都有,随时能扛进来给掌柜掌眼。”</p>

店伙计一天到晚接待不少客人,只稍暗暗打量几眼,便能确定来人话里真假。</p>

店掌柜很快从后院走出来,竟是个年轻汉子。郑则起身说明来意,干货店掌柜生了一双细长眼睛,郑则觉得熟悉多看了两眼。</p>

项掌柜说话干脆,说先看货再聊,让店伙计帮郑则把马车上的货物搬一部分进来。</p>

长节货一个麻袋,短节尖货一个麻袋。</p>

“夏笋价贱,行里都晓得,”掌柜拿起笋干掂了掂,“按十一文钱收这短节尖货可以给高点,只有这点吗?”</p>

郑则察觉出这个年轻掌柜是看货说话,他想了想说,“掌柜,我瞧您不是喜欢弯弯绕绕的人,我也明人不说暗话,短节尖货不卖,长节货若是您、”</p>

项掌柜更是直言不讳,他接过店伙计递来的布巾擦擦手,开口打断:“要抬价?多少卖。”</p>

他开的这家干货店,是靠干货种类齐全为优势吸引客人,大多人一来就是几个篮子装满一口气买够,顾客数量是不比别店多,但他家只要伺候好一位客人,其花费的银钱能比上别家好几位。</p>

只要货好,他都收。</p>

郑则被打断后顿了一瞬,仍旧坚持把话说完:“长节货若是您能提点价收,我与您签字据,今日店铺收几斤,冬天我便按市价优先给百珍阁供几斤短节尖货。”</p>

他把这几天收笋干的永安镇店铺一一说出来,着重提醒:“除了这几家,东风阁也想要短节干货。”</p>

项老板生出点兴趣,他让店伙计给郑则上茶,嘴里却是道:“画饼充饥!大夏天立的字据,到冬日怕不是给我擦屁股的纸?”</p>

郑则这几日不知被这个理由拒绝多少次了,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回去想出个对策:</p>

“您所思虑极是,那这样,”郑则指着一旁的笋干麻袋,“这批长节货共六百五十斤。每收一百斤,我压十斤尖货给您。”</p>

“长节货若您全收,这六十五斤尖货压着,若冬日我没按时送来,百珍阁直接卖了去。”</p>

“若我履行约定,六十五斤笋干到时算入供货斤数里头,一起按冬日市价算账。掌柜意下如何?”</p>

项掌柜立马说:“不成,压的货额外算。我收多少斤长节货,你还得供多少斤短节货过来。”</p>

这是要求多供六十五斤啊,看来是真缺货郑则点头让步:“成。长节货,十三文一斤。”</p>

项掌柜拒绝:“十二文。”</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