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真是好命。</p>
扣除花费后,如今他们的钱匣子有三吊又三百五十六文。</p>
周舟暗想,相当于平良镇卖的一百来斤笋干钱都被花掉了,这才过了多久……唉。</p>
“郑则,为什么我们努力干活挣钱,却一直没有钱?”一直干活一直没看见钱,就很让人郁闷。</p>
郑则抽出另一本账本,返回床头暗格拿出另一个钱匣子,“因为活着就要花钱,维持现状本身就得付出很大努力。”</p>
“虽然我们的钱没有变多、生活暂时没有变得更好,但也没有变差:家里人吃穿不愁,肉也隔三差五吃,这样的现状需要花费银钱维持。”</p>
“如果哪天吃不起肉,冬天棉衣不暖和也没办法换,那才是真的没赚到钱。”</p>
周舟静静听郑则解释,心里的郁闷消散,他开心道:“那咱们还是很厉害,生活不仅没变坏,冬天还有一笔收入呢。”</p>
郑则嗯一声,垂眼看暗自高兴的周舟,他没说的是,冬天收入恐怕也没办法存住。</p>
新房子已经建成,得清点建房子的账。</p>
周舟翻开账本,不知怎么的突然大笑:“好像开铺子的账房先生啊,这么多账本”</p>
两人平日收支有一本,修路有一本,爹爹建房郑则专门做了一本,妥妥的账房小先生。待周舟看清建房账本第一页的银钱数,他不禁惊叫出声:“七十,二十,十,一百两!!!”</p>
“爹爹给了一百两建房子?”这么多钱!这个房子要花这么多钱吗?</p>
郑则:“嗯,一百两。”</p>
当初一家三口在白石滩重逢,两位长辈决定留在原地住一段时间,他要带周舟离开的前一晚周爹就直接给了七十两银子,坦诚说目前只有这么多,让他先拿着,大胆用。</p>
那是周爹第一次见郑则。</p>
后来陆续赚了点钱,分两次都给他拿去建房子,生怕不够。</p>
那些钱并非全是银子,为了方便记账才这么写,银锭碎银子铜板成团堆在钱匣子里,郑则给郑老爹看时他才这么惊讶。</p>
周舟:“青砖和木料怎么这么贵啊这两样都去了四十六两。”</p>
郑则凑过去和他一起一行一行往下看,青砖贵不用说。木材,光主屋厢房厨房茅厕的主梁就得七根,加上连接枋、檩条等共计三十九根,木材就去了二十一两。</p>
“爹爹建的房子好大”</p>
郑则:“这房子能住一辈子,我猜他将来不打算再翻新了。”</p>
瓦片、石料、两个莲花池、水井、马厩以及工人费用,周舟眼尖发现段师傅的工钱是另外记的,“二两又八百文,还不少呢。”</p>
“他是做头师傅,工钱和别人不一样,不过他上工日子少一些,咱家包食宿。”</p>
新房子建了两个半月左右,一共花费八十一两又五百八十二文,余十八两又四百一十八文。</p>
郑则仔细翻看账本,确定没有错漏才彻底放心,“除了木床,和刘木匠定下的其他家具还没付钱,剩下的钱刚好够付。”</p>
周舟有些难过:“怪不得爹爹连我的三百文工钱都发不出他肯定花完钱了。”</p>
郑则失笑,还记着工钱呢,从那次回家后周舟就时不时提起三百文工钱,直到把咸鸭蛋花完才停歇。</p>
“嗯,除了这一百两,他还额外给出十两银子修路钱,我用来收笋干了。”郑则重新拿出平日的账本翻看,冬天来临之前不知道能不能补上这笔钱。</p>
两人把三本账本该补的补、该算的算,记录清楚后才躺回床上休息。</p>
今晚郑则没能趴在夫郎怀里睡觉,周舟屁股不舒服,他开心捏捏柔软胸肌笑道:“今晚换我趴~”</p>
周爹和周娘亲房里也亮着灯。</p>
屋里有股淡淡的艾草味,草木清香,闻着很舒服。</p>
油灯是放在郑则搬来充当临时桌子的椅子上,周娘亲只好把部分物品放在床尾。</p>
周爹穿着舒适,正盘腿坐在床尾帮着收拾东西。他打开钱匣子往里划拉一下,手指碰到匣底,“要不,我不等冬天了,先把虾皮和小鱼干卖掉一部分吧。”</p>
家里要添置的东西太多,银钱不够。</p>
他抬眼瞧见妻子低头整理衣物,柔顺的秀发垂落肩膀,便伸手帮她别在耳后,轻声说道:“还剩点钱,过两日先去买点锅碗瓢盆,给老马厢房屋里买褥子和被子枕头。”</p>
幸亏现在天热,冬天可是一晚都耽搁不得。</p>
周娘亲终于抬头,温婉清丽的脸上泛出笑意,她回了句牛马不相及的话:“我喜欢小则爹娘的性子,质朴直白,真诚热心,是表里如一的好人。”</p>
赚钱的事她不懂,反正丈夫不会让她饿肚子,周娘亲想聊别的事。</p>
来到郑家短短时间内,周娘亲所见所闻与小宝在白石滩向她描述多次的郑家生活竟没有丝毫出入。</p>
厨房隔间确实挂满了腊肉,不过现在少了好些神出鬼没的小猫蛋黄,两只一动一静一黄一黑的狗,后院菜地围起来的玉米植株,每一样都和她的想象对上了。</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