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要致富,先修路(2 / 2)

家里只有两人,屋里屋外十分安静,午后的日光从撑开的窗户斜照进来,照亮了周遭环境。周爹和周娘亲提着几人捡的可能有小鸭的鸭蛋到村里问问,看是否有法子孵蛋。</p>

周舟窝在郑则怀里暗暗想,让他抱着自己一直绕圈,累也不能停才好。</p>

“就当帮帮小则好吗,粥粥。”郑则知道扮可怜示弱有用,低头闻闻他昨晚刚洗的头发,继续低声说:“一个月后,小则忙完就放心地来找你,成吗?”</p>

“……一定要来,月底一定要来。”周舟还是心软了,他仰头要郑则保证。</p>

“嗯,一定来。”</p>

两位长辈回来了,周爹手上提着在门廊喊道:“小宝——来看这是什么?”</p>

周舟走到堂屋发现爹娘都围着篮子看,他嘴里问是什么啊,走近一看是小鸭子!刚出生的小鸭毛发灰黑,浑身潮湿,无力直起身子正蜷缩在篮子里小声叫唤。</p>

有村民说他们家的母鸡性子温顺,可以帮忙孵蛋,没想到刚孵不久其中一个蛋就破壳了。</p>

周舟担忧道:“这么小,它吃什么呢?”</p>

郑则双手撑着膝盖半蹲在周舟身后,说:“喂点玉米面糊糊、青菜碎叶,小鸭子长得快,明天就能跑了。”</p>

周舟的注意力被小鸭子吸引,和娘亲一起去厨房给鸭子找吃食,暂时忘记了刚刚难过的事,郑则看他走远暗暗松了口气。</p>

老马还没回来,昨晚几人洗澡把水缸存的水都用完了,郑则便想去挑水。周爹拦住他,“坐会儿吧,咱爷俩这两日也没能好好说话,来聊聊。”</p>

周爹知道郑则前阵子去收笋干了,便多问几句,郑则事无巨细一一告知。</p>

“樵歌沟如此隐蔽偏僻,若他们能自给自足衣食无忧,倒是一处好地方;若是缺衣少食,还是得找找出路”</p>

“附近几个村子都是如此,没有完整的土地耕种只能靠山吃山,颇为困苦。”</p>

牛车能赶到山脚已是十分艰难,还得爬过山坡、穿过树林小路才能慢慢走到村里,村子距离镇上更是遥远。</p>

周爹听了点点头,沉思几瞬问道:“他们村的竹笋干产量如何?”</p>

“若是收货时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加上谷雨的第二批笋,三千斤是有的。”</p>

郑则说附近道路好走的几个村子已先有商贩去收货,同样是六文钱一斤,他这一趟多亏了道路难走才捡了漏。</p>

周爹却说这趟辛苦值得,山路不好走于郑则是好事,他笑了笑问道:“若是笋干倒卖赚钱,你想不想要樵歌沟只卖笋干与你?”</p>

笋干赚钱,北地冬日寒冷食物紧缺,笋干是家家户户都会备着的干菜,只是郑则说:“要确定是否赚钱、赚多少钱,得等冬天卖完囤积的货物才知道。”</p>

自己做的这点小买卖在周爹面前实在是班门弄斧,郑则规规矩矩地谨慎回答。</p>

周爹眼含笑意,像是听到有意思的事情,语气逗趣说:“不确定的事,你还敢收了两千五百斤笋干回家放着。”</p>

他虽不知小夫夫俩手头有多少钱,然而十五吊钱已是农户人家一年多的收入,郑则定是对笋干有信心赚钱才敢压货。</p>

但做生意不仅要靠过人眼光和笃定信心,还得抢占先机。</p>

樵歌沟靠土地吃饭略显困难,又因道路崎岖与外界的交易受到阻碍,没有良好的经济循环导致村子现状仍旧贫穷。村民有竹林能制笋干,他们倒卖需要笋干,两相需要。</p>

简单的一两次买卖容易做成,长期的互惠共赢却略显困难。</p>

没去樵歌沟收货的商贩是收到了别村的笋干才停下,也可能是吃不下更多的量,周爹说:“商人最是不满足,许是下个月,或今年冬天明年春天,总有人和你一样愿意辛苦往樵歌沟几个村子跑,到时你该如何?”</p>

周爹问话时仍是笑意融融,态度和蔼亲近,他眼神宽容鼓励地看向郑则,想知道他有什么想法。</p>

“我自然希望村民能只将笋干卖与我,只是,一昧地抬高收货价格只会不断降低利润,终究不是长远生意”</p>

郑则眉头微皱,最后道:“或许自带耐走山路的驮畜进村收货,不让村民出力搬运能占据优势。”</p>

他当时决定六文钱收货就是让村民自行搬运省去了自己的麻烦,郑则此时已经在思考买骡子和驴大概要花多少钱。</p>

“做生意能想到通过利他实现利己,确实不错,”周爹想起来走走,郑则立马起身扶着他在院子里慢慢踱步,“不过这法子还不至于让村民认准你,你得与他们的利益互相绑定,再加上外力的约束,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p>

樵歌沟有劳力,可村里穷缺少驮畜干活,就算村民有想法修路也举步维艰遥遥无期。周爹是商人,他的想法注定脱不开利益二字,权衡利弊下自然是思考如何利益最大化。</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