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阿娘,这回真的装不下了(2 / 2)

鲁康看见大哥的身影越来越小,越过前方最高的山坡,很快就不见了。</p>

山坡下的景色却与前面大有不同,郑则站在高处张望,底下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四面环山,看不出来哪里有农耕地。</p>

牛车停靠的地方没有一棵树木遮身,而沿着坡顶小路往下走,却很快身处树林之中。阳光穿过树叶落下光斑,郑则在寂静无人的小路走了好久才看到挂着红绳的土地庙,土地庙里的香炉有香灰,案台干净。</p>

他终于松了一口气。</p>

再往前走一段路,先是听到咯咯鸡叫声,接着看见山间错落之处有房屋林立。樵歌沟没有平整的土地,房屋坐落在不同高度的山道上,郑则不确定哪里是村民经常聚集的地方,只好就近找了一户人家询问。</p>

许是村里少有外人来访,村民见到他也很惊奇,听闻来意,夫郎模样的阿叔拿不准主意,便带郑则去了村长家。</p>

路上遇到其他村民,这位夫郎都说“是来收笋干的”,等走到村长家,他们身后也跟了一群人。</p>

“你真是来收笋干的?”樵歌沟的村长穿着粗布葛衣,满头华发,但神态清明,眼睛炯炯有神,他上下打量郑则直言道:“我瞧着你不像商贩啊。”</p>

郑则:“古陂村村民说往里走就是你们村,我驾了牛车来,停在山坡底下了。”</p>

“我先来看看,想问问你们有没有竹笋干,笋干卖不卖?”</p>

他们村确实有人嫁到古陂村了,带郑则来的那位夫郎问:“你真收?收多少斤?”</p>

郑则点头,对着樵歌沟村长说:“我真收,称完立马给钱,收到我家牛车装满就不收了。只收今年新晒的竹笋干。”</p>

村长:“我们是有笋干,你多少钱收?”</p>

郑则环视四周,聚集村长家打听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大多穿着朴素,正眼含期待地看向自己。</p>

“六文钱一斤,不过需要你们自己把笋干搬到坡底。”此地实在偏僻,走一趟又远又累,郑则本想把价格压低,但想到自己一个人搬不了这么多货,不如让价省点力气。</p>

不要累着,不要生病,他认真记住周舟叮嘱的话。</p>

此话一出人群议论声陡然嘈杂,有反复跟他确认是否真的六文钱收,有问他一百斤收不收等等。</p>

“这有什么难!只要你说话算话,称重给钱,扛几趟我都乐意。”</p>

郑则摆摆手,扬声道:“各位,各位,只收今年新晒的竹笋干,回家装好搬到坡底,我在坡底称重收钱!”</p>

鲁康守着牛车,几次掀开草帽往坡顶看都没见到有人来,他忍不住朝那头喊了几声大哥,声音回响又弹回耳边</p>

这地方越等越让人害怕,就在鲁康怕得快哭时,终于见到郑则身影出现在坡顶:“大哥大哥!快来!”</p>

大哥肩扛麻袋,身后还跟了不少挑着担子的村民。</p>

“三十斤、二十八斤,这两个竹筐是你的,一共三百四十八文钱,数一数吧。”</p>

“哎,哎。”村民站在一旁,把扁担搂在怀里数铜板。</p>

“婶子,我多付几文钱,竹筐能直接卖给我吗?”带来的竹筐不够用,郑则只好出钱另买了。</p>

“成啊!两个都卖给你。”那婶子高兴地说,他们村树多竹子也多,竹编器物最是不缺,回头再编就是了。</p>

郑则算完钱还要搬货,烈日下后背汗湿了衣裳,他转头看一旁神态无辜的鲁康,心想这孩子得教会数钱啊</p>

一筐筐笋干搬上牛车,郑则带来的麻袋也全都用上了。鲁康还记得他说钱匣子里的钱用完就不收了,钱还有他转身看塞得满满当当的牛车,赶紧说:“大哥大哥,装不下了!”</p>

再装他就得走路回家了。</p>

郑则:“牛车装不下了,劳烦各位告知其他人不用再搬,我明日还来,今日先收到这里。”</p>

众人看见牛车确实已经装满,有热心的汉子帮郑则扯过油布盖好,叮嘱他明日一定要来。今日村里有人上山没在家,错过这次,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进村了。</p>

郑则抬手臂擦了一下额头,点头保证:“嗯,明日一定会来。”</p>

之后连着好几日,郑则带鲁康在樵歌沟和圪节村收笋干,直到钱匣子里的钱用完。</p>

最后一车笋干慢慢拉回家,鲁康坐在车尾悠闲晃脚,终于不是难走的碎石路了!</p>

郑则望着落日想,还是得杀猪赚钱啊,还有第二批晚生笋,他打算五月底再去临泉村一起收,此前得先存点钱。</p>

生活井井有条地过着,周舟不在家的日子,郑则恢复了大龄汉子的日常,每天干活吃饭睡觉,自己睡,抱着夫郎的小衣裳睡。</p>

事情一件一件地做,收完笋干,建房子的地基也已动土开挖。</p>

郑则和爹娘商量在村子里请人帮工,工钱二十五文每日,不含饭食。</p>

吃动土饭那天,林家两对小夫夫都来了。月哥儿和他小爹林秋一起在厨房帮郑大娘做饭食;武宁两头跑,一会儿去荒地挖两铲子,一会儿给厨房三人跑腿。</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