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我这张嘴也太灵了吧(2 / 2)

他兀自站在原地想了一会儿,去空地说了声后,就立马赶去郑家。</p>

他在村里认识的人不多,武嫂子也经常在山上,怕是对村里也不熟,想来想去还是找郑大娘稳妥些。</p>

周舟提了茶壶给两人倒水,郑大娘见李猎户欲言又止的样子,猜到他有难处,便对周舟说:“粥粥,你关上院门,去后院看看小狗,我听它俩一直叫唤怕是有什么事。”</p>

李力见周舟进屋后,想了想才说:“嫂子,我想托你帮我探探口风,说一门亲事,只是”</p>

两人在院子里商谈了许久,周舟几次走到堂屋又绕回后院。</p>

终于听到院门打开的声音,他立马跑回厨房,问阿娘是什么事。</p>

“说亲!!!”</p>

李猎户要说亲,周舟心跳得很快,他赶紧问:“和谁家,阿娘,是和谁家?”</p>

郑大娘压低声音说:“小树家,方素。”</p>

周舟瞪大眼睛,立马捂紧自己嘴巴,天,我这张嘴也太灵了吧!</p>

“阿娘,您今日就要去吗?”</p>

郑大娘却叹了口气,摇摇头,今日不去,她心里其实不太赞同三婆婆才去了多久,这亲不好说啊,她还得先捋捋看要怎么开口。</p>

“这事你可别声张,不定能成呢,说出去要害了人。”郑大娘叮嘱道,周舟猛地点头。</p>

李猎户家建房子不包饭食,他家没米也没菜,包不了。郑则中午回来吃饭,周舟见他裤脚鞋子也沾满了泥巴,心疼道:“都出太阳了怎么还有湿泥巴呢?”</p>

郑则:“前几日一直下雨,太阳没晒透,没事,鞋子里没湿。”</p>

“和阿娘吃过了?”郑则见周舟点头,拉着人坐到身边坐,“要不要再吃点。”</p>

周舟不吃了,但也没走,他坐下陪他家汉子,菜都推到郑则面前,碗里吃食少了他就给添上,郑则说饱了才停。</p>

两人在厨房说了一会儿话,休息没多久郑则就要去山脚,见人满脸不舍,便说:“明天再一天,我就不去了,之后带你去镇上买东西好不好?”</p>

周舟点头,站在门口目送人走远,而后回房间拿出算盘开始算账。</p>

他们可是有一大笔账目没算清楚呢!</p>

先算开销,年前年后买了好些东西。</p>

阿娘的棉衣布料和棉花,阿爹的羊毛护腰,自己的发簪,窗花,素姨的手工费,郑则买做架子的木料,酒酿和米酒周舟手上的算盘拨个不停。</p>

“幸好买年货是阿爹给钱不然炮竹对联年画,还有糖果白面,也是一笔钱呢。”</p>

也因为如此,过年杀的那两头猪,出摊挣的钱他们没有分。</p>

给小枣儿买的布老虎和拨浪鼓是阿娘出的,两人生病看大夫买药的钱是阿爹出的,那几日爹娘心疼坏了,什么事都揽了去。</p>

周舟小声感叹:“有爹娘疼真好”想到这里,他停下来独自想了好一会儿,才重新拨算盘。</p>

新年给小九师傅的拜年礼和渔网的钱是他们自己出的,村里买渔网比镇上少二十文,五张一共四百文钱。</p>

如此算来,年前年后就花了一吊又四百二十三文。</p>

“来来去去的,没到两个月花了一吊半的钱,真是不经花。”周舟想。</p>

幸好郑则脑子灵光,春播前抓住时机赚了一笔。</p>

冬末网的鱼一共卖了十六天,前两天用旧渔网,只网到二三十条,也没破百斤,两天分了六百八十五文;</p>

后面十三天换上两张新渔网,每天能网四十到四十五条鱼,运气好能有五十条,一百五、六十斤左右,固定送去酒楼二十条,剩下的叫卖,每天最少能分五百六十文钱。</p>

第十六天冰化了,网到的鱼降回三十几条,自家人留了十条,卖给酒楼后剩下几条叫卖,那日赚了七百二十文钱。</p>

这钱石头阿水没要,两人送月哥儿和宁宁回家,返回拿剩下的鱼时说不要最后一天的钱,说完一起提着桶就跑,喊都喊不住。</p>

不仅如此,秋叔和阿贵叔第二天还拎着一只鸡上门,说感谢郑则带两小子挣钱。</p>

当晚他们一家四口点灯算钱,一算吓一跳,兄弟俩半个月各自赚了八吊又六十五文,八吊钱,相当于八两银子,八两啊!半个月就挣了这么多,还是各自分的钱。</p>

这么多钱直接把林秋和林成贵吓坏了。</p>

两人当即告诉兄弟俩要记住这情分,第二天抓了鸡就往郑家去。</p>

晚饭后,周舟拿出钱匣子和郑则一起串钱,顺道把白日里算的钱告知他:“网鱼中间那十三天最赚钱,加上头尾三日,卖鱼共赚了八吊又七百八十五文。”</p>

周舟说:“好多钱啊郑则,我们炒瓜子这么辛苦,才赚了六吊钱。”</p>

郑则在灯下搓麻绳,忽明忽暗的烛光映在他侧脸,“嗯,因为卖鱼没成本。”至多是花了渔网的钱。</p>

也是,周舟点点头,能赚这么多他心里也满足了。扣除花销,加上先前存有的,他们如今有六两又十六吊三百一十二文。</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