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康没能留下来当学徒,心里愧疚,更不想吃:“我也不吃了。”</p>
郑老爹一屁股在人家支开的小桌前坐下:“我吃。”</p>
周舟劝两人:“吃吧吃吧,快坐下,小九吃饱了才好做事,鲁康,”他把人拉过来:“等会你大哥生气,你回家也没得吃。”</p>
郑则径自去付钱,回来皱着眉头说:“扭扭捏捏做什么,都记你们账上了。”</p>
回去后,丁杰带他们往堂头严文觉家走,他对孟久说:“我就带你跑这一趟,往后过年过节的,你就得自己上门了。”</p>
小九点点头,认真记下这条路。</p>
堂头夫郎笑脸迎人进屋,堂头打过招呼后坐在堂屋,小九先前得了丁杰指导,知道礼数,他走向前跪下磕头,说道:</p>
“师傅,孟久今日给您磕头,拜您为师学跑堂,我往后定会跟着您认真学,不轻易放弃,不辜负师傅的教导。”</p>
堂头应允之后,他提着满满当当的大篮子摆到桌上,拜师银送上。</p>
“好,你聪明伶俐口条利落,往后要好好干,定有出息。”</p>
</p>
“学徒八人一起睡大铺,都不能轻易翻身的,会吵着人。”</p>
“吃的是大锅饭菜,午饭吃干的,早晚吃稀饭,有大白菜和土豆,隔天吃肉”</p>
“轮流守夜,怕遭贼也怕走水,裹被子还是很冷,不能睡觉。”</p>
“天不亮就要起,很晚才能睡,要拖扫大堂”</p>
一家人围坐在堂屋,询问鲁康试工三天的经历,孟辛也靠旁边认真听,周舟问:“堂头会打人吗?”</p>
鲁康说不打人:“但他骂人很凶,学徒怕他,跑堂的也怕他,就连后厨饭菜做得慢,也要挨他的骂。”</p>
周舟想起那个摔烂碗碟的小孩,“若是摔烂碟子,要赔钱吗?”</p>
“要赔钱的,堂头说记在账上。”</p>
醉香楼学徒试工前,堂头会先把规矩讲清楚,就打烂碗碟一事来说,若是试工学徒打烂,就要延长试工期限干活赔偿;若是学徒打烂,休沐回家取钱来还,或将来算工钱了扣除;店伙计打烂直接扣工钱。</p>
郑大娘感叹:“都不容易,要看食客脸色,还要仔细做错事挨骂。”</p>
郑则不置可否:“吃什么饭就要干什么活。”</p>
大哥的表情太过严肃,鲁康惴惴不安。</p>
他不像孟久还有弟弟,大哥说了,辛哥儿将来要照顾周舟哥爹娘,只要孟辛还在郑家,孟久就不会被赶走,他就自己一个人,实在害怕。</p>
“大哥”</p>
“既然已经回来了,就安心跟着家里种地杀猪,”郑则转头看他一眼,“不管选哪条路,走顺了都是好路。往后也不可嫉妒孟久在镇上做事。”</p>
鲁康顿时心安了,点头应下。</p>
之后的日子,郑则带鲁康出门收猪,他打算月底再杀两头猪,村里腊月好卖猪肉,要把肉摊的租子挣出来。</p>
收猪郑则是不让周舟跟着,周舟只好每天送他出门,在家做事,巴巴地等他回来。</p>
今日他要打理出一间房,给鲁康住。</p>
孟久在酒楼学徒群房常住,如今鲁康回家,也得给他分间屋子。当初三人来时准备仓促,一块睡在朝北小房间,当时孟久在,孟辛跟着一起睡没什么,现下却是不成了。</p>
郑家这座青砖大屋,进了大屋,堂屋在中间,两侧各有两间房,穿过堂屋的门洞绕到后头,后门还有两间房。</p>
郑则周舟、郑老爹夫妻各住两间大房,孟辛住了朝北的小房。</p>
周舟要打扫另外一间小房。</p>
“阿娘,你看我找出了什么?”</p>
周舟把一个落灰的,像是小轿厢的椅子搬到出来,堂屋缝袜子的郑大娘抬头看,乐了:“哎呦,这是郑则小时候坐的娃儿轿,小时候不会走路,我把他往里头一放,他就坐在里头自个儿玩,可省事了。”</p>
小轿椅四面方正,分有三层,每一层都有短棍儿支起装饰,离地面几寸才有小踏板,中间坐人,上头还有板子搁手放碗。</p>
小人儿一放进去,确实像是坐在小轿子里头,特别实用好看。</p>
郑大娘起身一同打量,笑着说:“当年我生了郑则,大坤特别高兴,花了大价钱找人做这轿椅,还专挑贵的做。”</p>
“我一开始嫌他花冤枉钱,做成后搬回家,小孩儿往里头一放,别提多省心了,我再没提浪费钱那话了,哈哈哈。”</p>
娘俩把椅子搬到门廊,周舟找了块布巾甩在上面拍灰,郑大娘说:“还好着呢,木头好,能用好几代人。将来你们有了小娃娃,这椅子正好用上。”</p>
椅子擦干净后周舟仔细端,想象小时候胖乎乎的郑则坐里面的样子,不由笑了,他说:“我也有一把这样的椅子,还有木轮呢,可以推着走。”</p>
郑大娘:“嗐,郑则小时候还没这青砖大屋,门前屋后都是泥地,有轮子也推不动咧。”</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