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喜事一桩桩(2 / 2)

就该让那小子跑上十天半个月的,一句话让他说不上才解气。</p>

等父子俩都平静下来,武婶子问儿子:“真那么喜欢啊?”哭得这么伤心。</p>

武宁闷闷地点头。</p>

武婶子又问:“成亲后,若是林淼不来家里住怎么办,你要离开爹娘去他们家吗?”</p>

武宁:“他建了房子,会来家里住的。”</p>

武阿叔一听便知道儿子瞒着他什么都知道,更气了,打击道:“那是骗你的,他建了房子,他爹也要他在新房子住。”</p>

“你们成亲后他又反悔,到时你怎么办?”</p>

“舍了爹娘去他们家吗?”</p>

武宁反驳:“才不是,阿爹不会让他骗我的”他后知后觉意识到阿爹是吃醋了,舍不得儿子了,就说:“我要在家的,我要和阿爹阿娘在一块。”</p>

“他反悔,我还是要在家的。”</p>

武阿叔哼哼,这还差不多。</p>

</p>

郑则带着两个小子外出收猪,下雪路难走,天冷难捱,养猪的农户想自留新年吃,他们跑了好几天都一无所获。</p>

周舟心疼郑则在外受冻,想让他带着自己的帽子出门,他有两顶呢。</p>

郑则不要,叮嘱他在家也要戴好。周舟只好去找阿娘,让她帮忙把在外面寻亲买的那顶棉帽改大点,最后帽子好好戴到郑则头顶了,他这才放心。</p>

收不到猪,小九和鲁康也很忐忑。</p>

郑则最后还是带着人去了下河村,先是去了先前收过猪的人家问,然后再挨家挨户问,一口气收了两头猪回来。</p>

一头留着自家杀了做腊肉。</p>

一头杀了拿去镇上出摊卖钱。</p>

今早来家里帮忙杀猪的只有林磊,阿水有事要忙。小九和鲁康早早起来帮忙,立马空地上大灶烧水杀猪,搬板子,都是郑老爹教他们的。</p>

杀猪两个小子也不怕,帮不上忙就站在一旁紧紧盯着,递木盆提热水,什么都干。</p>

吃完早饭后周舟戴着兔毛帽,穿着棉衣裹得紧紧地,和郑则去镇上出摊。</p>

“郑则,我觉得我这样看着好胖啊。”周舟不满抗议道。</p>

衣服都是郑则给他拿的,早上忙,没注意,到了镇上摆好东西后,周舟终于回过味来,他一坐下衣服都打几层褶子了。</p>

郑则闻言转头看,他今早在周舟的棉衣外面又加了一件他的棉袍,趁人还没完全醒神的时候给他穿上了,这一身实在结实,周舟穿着就像裹了被子出门的胖鸭子,见头不见脚的,哈哈。</p>

“不胖,这样穿暖和,外面冷。”</p>

好吧,周舟扑腾着手,手臂好重啊,但手还能弯曲活动,倒也还好。</p>

这时丁杰揣着手,佝偻着腰走近肉摊,先是呼出一口白气,开口就说:“猪蹄一根。唉,天冷啊,炖个花生猪蹄暖暖身子。”</p>

说完他想起一事,凑近郑则小声问道:“上回县衙斩首那两个人贩子,是不是你要找的人?你那远亲女儿找回了没?”</p>

郑则点头承认,“找回了。”</p>

“那就好那就好。”</p>

这会儿肉摊没什么人,他们也算得上是能说上话,郑则问他醉香楼生意如何,两人闲聊起来。</p>

周舟在一旁听着,听他说到“冷得跑堂腿脚都变重了”,突然想到一事,等两人停下的时候,他问道:“丁杰。”</p>

“昂,咋了。”</p>

周舟:“你们酒楼收堂倌学徒吗?”</p>

家里多了三个人,爹娘最近都有点犯愁。郑则也在想如何安顿他们,周舟帮不上忙,只能带着孟辛在厨房,教他做饭。</p>

若能为他们找到好去处,并学到立身之本,那该多好。</p>

郑则接过话:“我有两个远亲的小孩,爹娘已经不在世,家里没有田产,只能成日晃荡,有上顿没下顿,我看着不忍,想给他们找份正经活儿干。”</p>

丁杰听后站直身子,酒楼年年招学徒,留下来的却没几个,好点的能干到三个月,厉害的坚持个半载一年,口袋还不见钱,最后都跑了。</p>

酒楼招呼伺候人的活儿,多少会受气。有钱的不会送孩子进来,穷苦的想送却没那钱财门路。进来的,多是条件一般但生活能过得去的人家,那些孩子恰恰留不下来。</p>

说到底,就是穷不够穷、富不够富,孩子上摇下晃,享受不得,苦也吃不了。</p>

丁杰说:“收是收,苦也真心苦,孩子几岁?小于十岁,大于十五就不要了。”</p>

超过这个岁数的规矩难教。</p>

郑则:“十三岁。”他趁着还没客人,便和丁杰走到一旁商量:“我是真心询问,先前也没打听过,不知要做哪些准备,若你方便告知,我会准备谢礼。”</p>

周舟独自看摊子,郑则和丁杰聊了很久,他用稻草把猪蹄绑起来放在一旁。等两人聊完,郑则果然拿了案板上的猪蹄递给丁杰,也没收钱。</p>

丁杰不是第一次和郑则打交道,他确实会做人,便提醒道:“还有一点,孩子太瘦或太胖都不成,掌柜的比较介意这点。”</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