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骊山温泉蛇影现 下(2 / 2)

长棍映雪行 曹海金 4251 字 12天前

她下意识地抬手,指尖轻轻拂过发髻上那枚冰凉的螺钿簪,蝶翅的轮廓硌着指腹。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如同清冷的溪流,从偏殿敞开的轩窗中流淌出来,在寂静的寒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紧接着,一个清亮婉转、带着明显训练痕迹的女声,伴着笛声幽幽唱起: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是李白供奉翰林时所作的《玉阶怨》,词句清冷孤寂,本是宫怨诗。

然而,当唱到“玲珑望秋月”一句时,那女声的咬字和曲调却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本该是仰望秋月、满怀幽思的“望”字,声调被刻意拔高、拉长,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尖锐和质问,仿佛不是望月,而是在质问那高悬的明月。

而“秋月”二字,唱腔也略显急促,尾音收得有些仓促,透着一股难言的焦躁。

这细微的异样,在优美流畅的旋律中一闪而过,若非李璃雪本就心中存疑,精神高度集中,几乎难以察觉。

她心头猛地一跳!

这唱法……绝非梨园教习所授的正统!更像是一种隐晦的传递!

笛声悠悠,歌声袅袅,在寒夜中飘荡。

偏殿内,几个身影在灯火下晃动。

李璃雪的目光锐利如针,透过半开的轩窗缝隙,牢牢锁定在那个正在引吭高歌的年轻女乐伎身上。她穿着梨园弟子常见的鹅黄半臂襦裙,身姿窈窕,侧脸在灯下显得颇为清秀。

唱到某个需要抬手配合情绪的乐句时,她的广袖随着动作微微滑落了一截。

就在那一瞬间!

李璃雪的瞳孔骤然收缩!

借着殿内明亮的烛火,她清晰地看到,那女乐伎纤细白皙的手腕内侧,靠近袖口的地方,赫然有一小片暗红色的新鲜擦伤!

那伤口的形状和位置……与李璃雪记忆中,自己短剑划破“蛇美人”肩颈鳞甲、对方负痛闪避时可能被石棱或树枝刮蹭留下的痕迹,极其相似!

更让她心头巨震的是,那女乐伎在抬手时,袖口深处,似乎有一样极其微小、坚硬的东西随着动作不经意地闪烁了一下金光!

虽然只是一瞥,但那独特的形状和光芒——像是一枚极小、极薄的金铤(tǐng)!

那并非宫中之物常见的式样,李璃雪却觉得无比眼熟!

她曾在东宫案卷的证物图录中见过类似描绘——那是淮阳王府私下流通、用于特殊犒赏的印记金!

笛声婉转,歌声未歇。

那女乐伎浑然不觉窗外阴影中的注视,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唱段里。李璃雪却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梨园子弟……淮阳王的印记金……手腕的擦伤……还有那刻意变调的唱词!

这不是巧合!

绝非巧合!

那枚沉甸甸的螺钿簪,仿佛突然生出了冰冷的尖刺,深深扎入她的发髻。

她下意识地抬起手,指尖紧紧握住了簪头那只流光溢彩的贝母蝴蝶。

坚硬、冰冷、棱角分明,硌得指骨生疼。

这华美之物,此刻却像一块从寒潭深处捞出的冰,源源不断地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意。

骊山巨大的阴影在浓重的夜色中沉默地耸立着,如同蛰伏的远古巨兽恐龙。

山间的雾气比来时更加浓稠粘腻,沉甸甸地翻涌着,吞噬了星辰与月华,也吞噬了华清宫飞檐斗拱的轮廓。

这浓雾深处,方才那非人刺客幽绿的竖瞳、墨绿毒雾腐蚀青石的“滋滋”声、贵妃惊惧苍白的脸、梨园女伎手腕的擦伤和袖中一闪而逝的金光……无数碎片化的惊悚画面在李璃雪眼前疯狂闪回、碰撞。

指尖的螺钿簪冷硬如铁。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骊山的温泉,洗得净石上的毒痕,可能洗得净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