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望经楼畔霞光起,长安道上远僧归(2 / 2)

见李世民如此激动,唐僧赶忙在一旁安抚道:</p>

“陛下息怒,此事还需从长计议。”</p>

一旁边的白墨也笑着劝道:</p>

“陛下莫急,仗肯定是要打的。”</p>

“但眼下大唐领土扩张太过迅速,当务之急是好好稳固新纳入的疆土。”</p>

“必须让这些地方的百姓从心底认同自己是大唐子民,如此大唐才能长治久安,持久兴盛。”</p>

对于此中道理,白墨深知其中利害。</p>

若是偏远之地不能尽快统一思想、融合文化,外面的地盘迟早会生出祸端。</p>

就像前世,云南和西北地区自唐宋年间丢失后,不过百年,便如唐朝诗人所描述的那般:</p>

“一字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p>

汉儿净说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p>

宋朝之后的元朝,更是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北汉人地位甚至不如南汉人。</p>

以至于北方出现百姓学习蒙古文、取蒙古名字的现象。</p>

到了明朝,云南和西北地区已脱离中原统治长达四百年,当地百姓说的都不是纯正汉话,而是蒙古话与汉化的混合语言。</p>

明军收复时,甚至还得派遣翻译官来沟通,可见朱元璋统一之艰难,这也是他被尊称为千古一帝的原因之一。</p>

因此,要想让大唐迅速繁荣昌盛,除了稳固疆土,还需大力推行鼓励生育政策,尽快派遣官员全面推动对其他国家的汉化,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可大唐。</p>

李世民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不然也不会安排大唐人马驻扎在陈家庄。</p>

再加上大唐独有的人皇人道气运册封机制,大唐的官员皆身负国运法力,倘若道理讲不通,我大唐官员还略懂点儿拳教。</p>

随着唐僧讲完西行的全部过程,一旁的史官也迅速整理成册。</p>

李世民面露微笑,说道:</p>

“御弟和国师为百姓所做之事,以及这一路西行的种种经历,过不了两天,便会传遍整个大唐。”</p>

“今日天色已晚,还请御弟、两位国师以及御弟的徒弟们去洗净身上的征尘,明日朕便举办水陆法会,以庆祝此次西行圆满结束。”</p>

李世民话音刚落,两侧便走来几位宫女,引领着唐僧一行人前往皇家御用温泉。</p>

众人泡在温暖的泉水中,一路上的疲惫顿时消散不少。</p>

之后,唐僧一行人又在皇宫内与李世民一同享用美味佳肴。</p>

酒足饭饱后,李世民命人在偏大殿收拾好房间。</p>

唐僧谢过之后,便带着徒弟们住了进去。</p>

房间里,猪八戒咂咂嘴,说道:</p>

“师父,您这大唐可比那天竺舒服多啦!”</p>

“怪不得师父走到哪儿都爱拿大唐作比,敢情是师父你在大唐吃过更好的!”</p>

唐僧笑着嗔道:</p>

“你这呆子,就会耍贫嘴。话说回来,你家孩子啥时候出生啊?”</p>

猪八戒咧嘴笑道:</p>

“师父,您一个出家人,咋还关心起这个啦?”</p>

“听俺娘说,估计就这近两个月的事儿。”</p>

唐僧微笑着说:</p>

“当师父的,关心徒弟的子嗣,那不是应该的嘛。”</p>

“要是就这两个月,那明日法会结束后,你就先回家陪陪老婆吧。”</p>

猪八戒一听,顿时喜上眉梢。</p>

他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十几年没见,对老婆思念得紧,只是一直没好意思开口,没想到师父主动提了出来。</p>

“嘿嘿,多谢师父!”</p>

唐僧又把目光转向沙僧,只见沙僧依旧沉默地坐在一旁的床上,便问道:</p>

“沙僧,你西行结束后有什么打算?”</p>

沙僧声音低沉地说道:</p>

“我既然是师父的徒弟,那就跟定师父了,师父去哪儿我就去哪儿。”</p>

唐僧笑着劝道:</p>

“师父又不是灵山那些古板的和尚,沙僧你也该像八戒一样,找个好姑娘,娶妻生子,过上安稳日子。”</p>

沙僧沉默了许久,才轻轻应了一声:</p>

“嗯。”</p>

唐僧环顾着身边的人,心中感慨。</p>

这短短三十年,竟比自己前世几百年过得还要有趣、幸福。</p>

自己身为金蝉子的时候,孤孤单单,只有如来师尊。</p>

可那时的如来一门心思夺权,整日不是在灵山拉拢势力,就是闭关修炼。</p>

也正因如此,金蝉子才能在佛法上有如此独特的见解。</p>

“唉,想那么多干嘛,前世的事都如过往烟云般飘散了。”</p>

“明日过后,便能回家去见母亲了。”</p>

没过多久,唐僧便也沉沉睡去。</p>

屋子里,只有白墨和孙悟空还没睡。</p>

实际上,在取经的许多个夜晚,白墨都不曾入眠。</p>

尽管他只是本体的一具化身,但却拥有本体的全部记忆,知晓白墨的所有过往。</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