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一行人踏入城中,纷纷下马。沙僧牵着白马,猪八戒扛着扁担,一行人缓缓前行。</p>
唐僧环顾着城中景色,说道:“此地虽说不上繁荣昌盛,但看上去倒也还不错。”</p>
走着走着,唐僧像是发现了什么异常,疑惑地说道:</p>
“悟空白墨,你们瞧,那家门口放置的可是鸡笼?怎么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p>
猪八戒咧嘴笑道:“想必今日是个黄道吉日,哪家要办喜事,这门口放的估摸是送礼用的。”</p>
白墨不禁笑道:“呆子,别瞎猜了,那里面装的可是小孩儿。”</p>
唐僧大惊失色:“难道这是这国家的习俗,把小孩儿养在鸡笼里,方便照料?”</p>
“可若是如此,又为何要用布匹盖着?”</p>
孙悟空接口道:“说不定此地真有妖魔在暗中作祟。”</p>
正说着,一行人向左拐弯,瞧见一处衙门,乃是金亭馆驿。唐僧面露喜色:</p>
“我们进去问问,一来打听此地的情况,二来借宿一晚,明日也好面见本国圣上。”</p>
说罢,唐僧便带头走了进去,与里面的驿丞相见。</p>
驿丞看过唐僧的文书后,赶忙吩咐人安排好房间,接着说道:</p>
“圣僧,今晚恐怕无法面见圣上,需等到明日清晨才行。”</p>
“我已为圣僧收拾好房间,还请圣僧今日在此安心歇息一晚。”</p>
唐僧赶忙作揖道谢。</p>
到了晚间,驿丞准备好了晚饭,唤唐僧一行人过来用餐。</p>
饭桌上,唐僧问道:</p>
“驿丞,我见城中家家户户都有鹅笼,里面似乎还装着小孩,不知此地可是有妖魔在作乱?”</p>
驿丞闻言,放下筷子,长叹一口气道:</p>
“那虽不是妖魔,却胜似妖魔,终究是昏君奸臣当道啊。”</p>
唐僧追问道:“驿丞何出此言?”</p>
“不妨与贫僧说说,贫僧或许有办法救助这一国百姓。”</p>
驿丞警惕地看了看四周,随后压低声音说道:</p>
“我瞧圣僧是得道高僧,身边又有这般厉害的异人相随,定非常人,这才肯与圣僧说。”</p>
“此国原本叫比丘国,近来因一首民谣,大家都改称它为小子城。”</p>
“三年前,有个老者,扮作道人的模样,带着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小女子。”</p>
“那女子容貌娇美,宛如观音下凡,老者将她进贡给当今圣上。”</p>
“陛下见她姿色绝美,便宠幸于她,封其为美后。”</p>
“从那以后,陛下对三宫娘娘、六院妃子皆不再正眼相看,日夜与那美后贪欢作乐。”</p>
“如今陛下已弄得精神萎靡,身体瘦弱不堪,饮食也日益减少,性命危在旦夕。”</p>
“太医院用尽各种良方,却都无法治愈陛下的病症。而那进献女子的道人,也因此受到陛下诰封,被尊称为国丈。”</p>
“国丈称自己有海外秘方,能让陛下延年益寿。前些日子,他前往十洲、三岛采集药材,如今都已准备齐全。”</p>
“只是这药引子极为厉害,需单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下后便有千年不老之功。”</p>
“这些鹅笼里的小儿,都是挑选好养在里面的。百姓们惧怕王法,即便心中悲痛也不敢啼哭,于是便传出谣言,将此地称作小儿城。”</p>
驿丞又叹了口气,坐回位置上接着说道:</p>
“圣僧,当今圣上已被那妖女迷惑,如今朝堂之上全由国丈一人说了算。但凡有忠臣进谏,都被国丈找借口处死。”</p>
“圣僧明日上朝,只管去倒换关文,切不可提及此事,以免危及性命。”</p>
说完,驿丞像是生怕被人听见,匆匆离开了屋子。</p>
唐僧满脸怒容,转头对孙悟空白墨说道:</p>
“悟空白墨,如此昏君!只因贪恋美色,把自己弄出病来,竟妄图伤害这么多小儿的性命来为自己治病!”</p>
“悟空,白墨,我们一定要救下这些孩童,等我大唐军队来了,定要斩了这昏君的头颅!”</p>
唐僧着实气坏了,西行至今,他见过圣明的君主,也见过糊涂的,但像这般昏庸,竟想用小儿心脏来治病求长生的皇帝,还是头一遭见。</p>
孙悟空赶忙安慰道:</p>
“玄奘莫要动怒,俺老孙定会为那些孩童讨回公道。”</p>
“明日我与你一同上朝,若是那昏君和国丈只是误入歧途,不知正道,俺老孙定在朝堂上喝骂,让他们幡然醒悟。”</p>
“倘若他们真是妖邪作祟,或是明知故犯,俺老孙定打得那妖邪原形毕露,废掉那昏君,定保这一国孩童平安无事!”</p>
唐僧连连点头:“正当如此!正当如此!”</p>
这时,白墨开口道:“明日上朝我去便可,你们在下面等着。”</p>
孙悟空好奇问道:“兄弟,这是为何?莫非你与那国丈相识?”</p>
白墨微微一笑:“何止相识,我能成仙,以及这祥云袋,还多亏了那国丈的儿子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