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已经完全褪去,训练室的灯光却依旧冷白。终端屏幕的光斑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像是某种无声的倒计时。</p>
沈逸站在主控台前,手指在键盘上轻敲,调出最新的心理状态分析图。训练室内,三名主力选手各自坐在屏幕前,神情专注,但眼神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p>
“采访的热度还没下去。”原教练站在门边,声音不大,“他们都在等我们出丑。”</p>
沈逸没有回应,而是将训练模式切换至“高压心理适应”模块。系统提示音响起,训练地图开始加载,模拟出观众席爆满、解说声此起彼伏的赛场氛围。</p>
“让他们习惯被注视。”他说。</p>
打野抬头看了他一眼,手指在鼠标上收紧了些。</p>
训练开始后,沈逸切换为“夜莺”的女性形象进入对战。系统“隐藏身份加持”功能启动,他的攻击、闪避和反应速度在无形中被提升,仿佛真的是一位经验老到的辅助型法师。</p>
几轮对抗下来,队伍的状态逐渐稳定。中单开始主动与打野联动,辅助的视野控制也更加精准。沈逸在对战中不断调整节奏,用细微的操作引导团队节奏,像是在无声地指挥一场精密的交响乐。</p>
对抗结束时,沈逸摘下耳机,目光落在打野的操作轨迹图上。系统标记出几处“微延迟”,虽然误差极小,但他还是将这些数据存入战术日志,并备注:“赛前再评估。”</p>
“你们的节奏在变。”原教练忽然开口,“不是模仿,是融合。”</p>
沈逸没有回答,只是调出敌方战队的最新对局录像。系统“策略模拟空间”开始加载,几秒后,屏幕上浮现出敌方近期三场对战的战术偏好模型。</p>
“前期压制力极强。”他低声说,“但他们有一个盲点。”</p>
“什么?”中单问。</p>
“他们的辅助,习惯性地在河道右侧布设视野,但位置总是偏移12个单位。”沈逸放大画面,指着一处河道盲区,“这不是失误,是习惯。”</p>
他调出三套模拟战术,分别命名为a、b、c,每一套都针对敌方不同的开局方式。</p>
“我们用a。”他说,“节奏由打野主导,中单负责牵制,辅助负责封视野。”</p>
打野点头,中单却皱眉:“如果他们提前识破呢?”</p>
“那就让他们误判。”沈逸的声音冷静,“系统模拟了三百种开局可能,他们最不可能想到的是我们主动让出前期节奏。”</p>
他调出战术a的推演模型,屏幕上开始快速闪动各种战况预测。</p>
“我们让,是为了更快地夺回来。”</p>
训练继续进行,战术a被设定为正式演练内容。沈逸站在主控台后,观察着三人的配合情况。</p>
“注意节奏衔接。”他在语音频道里提醒,“中单,你比预设快了03秒。”</p>
中单立刻调整,但节奏依旧在某一刻出现了脱节。打野试图强行推进,却被敌方抓住机会反打,导致整套战术执行失败。</p>
沈逸没有责备,而是回放了刚才的录像。</p>
“中单,你的决策延迟了。”他说,“不是失误,是节奏压力让你产生了预判偏差。”</p>
“我……”中单张了张嘴,没有否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