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在地球红遍大江南北,一度被誉为“工地歌”,正在辛苦的工地农民工手机里,八成都有这首歌。</p>
但作品能火爆,和翻唱者旭日阳刚有一定关系,当然一零年代的汪峰,歌曲很不错。</p>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p>
没有任何前奏,楚枳压低声音没有刻意让声音变得沙哑,因为99%的绝望之音够了。</p>
为什么没百分之百?按照系统说明,百分之百相当于难以分辨现实的精神攻击,现场不光是外国听众,还有好多国人,没必要。</p>
“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p>
绝望之音配合楚枳的演唱技巧,落魄歌手的形象浮现在听众的脑海里。</p>
“可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p>
“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p>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p>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p>
楚枳弹奏着,声音很轻,可分明听出来浓浓的孤独感,如果有一天,那么是不是当下也孤独一人。</p>
郑获很惊讶,他想象中会是梦回大唐那样才华横溢的摇滚歌曲,没想到楚枳是用情绪唱歌。</p>
一首首经典歌曲往外喷,各种高超的技巧信手捏拿,让很多业内人和粉丝都忘记了,他最初是以情绪唱歌翻身。</p>
冬雪爆乐队四人写满诧异,与他们预料的艺术摇滚,结合美声完全不同。</p>
“还记得那些寂寞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冒起胡须。”</p>
“没有情人节也没有礼物,没有我那可爱的小公主。”</p>
“可我觉得一切没那么糟,虽然我只有对爱的幻想。”</p>
不用嘶吼,不用沙哑,就将孤独和无助传递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p>
哪怕诸多不盯着大屏幕翻译的外国听众,听不懂歌词,也感受到歌曲的情绪。</p>
是个三四十岁一事无成的中年人。</p>
落魄,没钱。</p>
自卑,没钱。</p>
孤身一人,没钱。</p>
没那么糟?</p>
太糟糕了,啥都没有,观众内心直观的感受,怎么听个摇滚还把自己听抑郁了呢。</p>
跟前面冬雪爆表演,硬核情绪摇滚的亢奋情绪完全不同,现场观众宛若被楚枳泼了一桶冰水。</p>
哪跟哪,更抑郁的在后面,楚枳扫动着吉他——</p>
“在清晨在夜晚在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p>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p>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春天里!”</p>
楚枳嗓音开始放大,不用任何假音技巧,用真声结结实实顶上去。</p>
好似一拳打墙砖,不戴拳套,结结实实打上去,登时就血淋淋露出亮白的指骨。</p>
无人问津。</p>
春天里。</p>
两个词汇好似两把钻心锥,观众们哪里疼点哪里。</p>
百分之九十九的绝望之音配合春天里的歌词太疼了。</p>
“凡人不想对现实妥协的唯一方法,是将买不起墓地,埋葬荒野,说成是埋在春天里吗?”大眼喃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