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母星的指挥舱内,作战部长的机械臂正将一叠数据报告推到元首面前。全息屏幕上,两个文明的技术树被并列展开,红色代表三体,蓝色代表地球,每个技术分支后都标注着百分比进度,像两株长势迥异的植物。元首的光学传感器扫过屏幕顶端的文明等级评估——三体:26级,地球:265级。这005级的差距,此刻却像一道天堑,让指挥舱内的空气都凝固了。</p>
“空间技术:三体3,地球98。”作战部长的声音带着干涩,机械喉的摩擦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屏幕上,三体的空间技术分支只有一个亮着的节点:“曲率航行(基础)”,而地球的分支上,“空间跳跃引擎”“空间跃迁引擎”“空间恢复技术”等节点全亮,进度条几乎填满,“我们只能进行常规曲率航行,连空间褶皱都无法稳定,而他们……能在100光年范围内自由跳跃,空间恢复误差为零。”</p>
元首的金属指节在控制台上轻叩,目光移向虫洞技术分支。那里的差距更刺眼:“三体0,地球100。”地球的节点旁标注着“实用化”,附带的参数显示他们能在03秒内生成稳定虫洞,而三体的研究日志还停留在“理论构想”阶段,最后一次更新是在三个恒纪元前。“我们连虫洞的数学模型都没完善。”他低声说,光学传感器里映着地球星舰通过虫洞突袭的战报,那些暗金色的身影在星尘带中闪转腾挪,审判日巨炮的轰鸣至今还在通讯频道里回响。</p>
能源技术的对比同样令人窒息。屏幕上,三体的能源分支显示:“恒星能利用12,反物质储备7,暗物质开发1”,而地球的对应栏里,“恒星能利用99,反物质储备87,暗物质开发92”。作战部长调出详细数据:三体的恒星能收集效率仅为地球的三分之一,反物质炸弹的当量不足地球审判日巨炮的十分之一,至于暗物质——他们的探测器还没能捕捉到完整的暗物质粒子,而地球已能用暗物质作为星舰的主要能源。</p>
“能源技术的落后,导致我们的武器威力被全面压制。”作战部长指着武器系统分支,“三体粒子炮4,地球审判日巨炮95;三体质子鱼雷8,地球激光阵列99。我们唯一拿得出手的二向箔,进度条停在15——这还是靠掠夺来的技术,我们自己的研发进度只有2。”</p>
元首的光学传感器猛地收缩,落在生命科学技术分支上。那里的对比像一记重锤,砸得他金属外壳下的生物组织阵阵抽搐:“三体生命科学:基因编辑5,寿命延长3,创伤修复2;地球生命科学:基因编辑89,寿命延长25,创伤修复97。”地球分支下,一个名为“手术刀三千治疗床”的节点亮得刺眼,备注里写着:“可将人类平均寿命提升至200岁,创伤修复速度是三体的50倍。”</p>
“25……”元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在生命科学领域,25的进度意味着已掌握了基础的基因锁破解技术,而三体连自身的基因缺陷都没能修复——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60个地球年,辐射创伤的修复需要消耗相当于一艘战舰的能源,这也是他们迫切需要寻找新家园的原因之一。屏幕上,地球的寿命延长进度条旁,还标注着“持续提升中”,而三体的进度条像凝固的死水,多年来从未超过3。</p>
技术树的最后一项是综合评估。三体的各项技术平均进度:78;地球的各项技术平均进度:673。差距最大的是空间与虫洞技术(相差95),其次是生命科学(相差22),最小的是武器系统(相差83)——只有二向箔是三体唯一的优势项,但这项技术的自主研发进度仅有2,本质上是掠夺来的“半成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