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组支架嵌入实验台时,环形装置的暗金色表面泛起幽光。第六十次实验启动的瞬间,两个能量团碰撞产生的虫洞喉道中,突然浮现出金属支架的虚影——支架的纹路与时空子共振,像给震颤的空间穿上了铠甲,原本12秒的持续时间被延长到37秒,能量损耗降低了15。</p>
“有效果!”林教授的声音带着兴奋,她操控机械臂穿过虫洞,这次传输的不再是金属球,而是一枚存储着问天5试飞数据的芯片,“芯片完好无损,数据没有丢失——这证明虫洞不仅能传输实体,还能稳定传递信息。”</p>
薛逸辰却注意到支架的磨损情况。全息投影显示,支架虚影在虫洞关闭后出现了细微的裂纹,这是空间张力超过材料承受极限的征兆。他突然想起赛博军工20清单里的“空间技术”,那个词条下的“空间固化剂”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是一种能增强空间结构强度的特殊能量场,目前还处于理论阶段。</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把空间技术的前置研发提上日程。”他在任务清单上新增条目,指尖在“虫洞技术开发进度”的数字上停顿——经过五十九次失败与一次成功突破,进度条终于从0001跳到了0002,“每提升0001,都意味着我们离稳定虫洞更近了一步。”</p>
林教授的通讯器突然响起,是问天系列生产线的紧急汇报:“问天6的暗物质驱动出现异常,能量输出波动幅度超过05。”她的虚拟形象立刻切换到生产线监控画面,眉头微微蹙起,“看来我得先去处理那边的问题,虫洞实验的数据我会同步分析。”</p>
薛逸辰点头示意,目光重新回到虫洞模型上。全息投影中,两个空间的涟漪正在缓缓消散,暗物质合金支架的虚影像融化的金属,渐渐融入空间背景——这一幕让他突然明白,虫洞技术与问天系列的本质区别:后者是“在空间中航行”,前者是“让空间本身成为航道”,两者注定无法兼容,至少在当前阶段,虫洞技术还只能作为星际航行的“备选方案”,而非问天系列的升级模块。</p>
实验室的灯光渐渐聚焦在环形实验台上,那里残留的时空子还在发出微弱的信号。薛逸辰调出下一次实验的参数,将虫洞持续时间的目标定在5秒,同步率要求提升至99999——这些看似微小的进步,实则是在撬动宇宙的基本规则。</p>
他知道,虫洞技术的研发之路注定比光速驱动更漫长,0002的进度条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当他再次看向那两个曾短暂连接的空间坐标时,冰蓝色的眼瞳里,已经隐约看到了跨越光年的希望——或许下一次实验,那道暗紫色的虫洞,就能多支撑一秒,多靠近目标一步。</p>
喜欢我以饕餮镇诸天请大家收藏:()我以饕餮镇诸天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