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研究掌控天气的技术(1 / 2)

就在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失态喷出国粹时,平流层的天空之城与电离层的极乐星环正同步亮起幽蓝色的研究灯光。</p>

天空之城悬浮在距地面12公里的平流层,这座由轻质合金与能量薄膜构成的巨型平台上,华夏的顶尖科学家们正围着三维气象模型忙碌。他们面前的全息屏幕上,地球的对流层被拆解成无数个气流单元,红色代表飓风形成的能量旋涡,蓝色象征着降雨云团的水汽密度。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院士正用激光笔标注着台风眼的能量节点:“根据东域传来的基础算法,我们需要先解决雷暴云的电荷平衡问题。”</p>

而在更高的电离层,距地面8000公里的极乐星环里,东域的顶尖科学家们已经进入了技术验证阶段。这座环绕地球的环形空间站如同镶嵌在电离层中的钻石,舱内的超算中心正模拟着太阳风与大气层的能量交换——屏幕上,一道虚拟的离子束精准击中对流层顶部,原本紊乱的气流瞬间形成规则的螺旋状。“第七十三次试验成功。”叶千雪调出数据报告,指尖划过屏幕上的能量曲线,“电离层的粒子运动可以直接影响平流层的气压梯度,这比单纯干预对流层效率高300倍。”</p>

薛逸辰同时连接着两个研究平台的通讯频道,他看着天空之城传来的暴雨模拟画面——那里的科学家们正尝试用声波共振驱散积雨云,虽然成功率只有47,但每一次调整都在为极乐星环的深层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华夏的团队擅长从宏观气象规律切入,”他对身旁的永恒说,“就像搭积木,先把框架搭稳,再填充细节。”</p>

极乐星环的实验室里,东方光芒正调试着一台粒子发射器。这台设备能将电离层中的氧离子加速到亚光速,形成一道无形的“气象引导流”。当她按下发射键时,地面监控画面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上空突然聚集起淡蓝色的云层,十分钟后,第一滴雨水落在了沙丘上。“东域的技术更像手术刀,”她看着数据面板轻笑,“直接在分子层面改写气象规则。”</p>

随着研究的深入,两个平台的技术开始形成互补。天空之城破解了季风带的能量循环模型,为极乐星环提供了精准的大气参数;极乐星环则将电离层干预算法简化,让天空之城的科学家能快速掌握基础操控逻辑。当华夏科学家算出台风转向的临界风速时,东域团队已经用离子束在虚拟台风眼中制造出了稳定的气压墙。</p>

三个月后,当特朗普还在痛斥“亚洲内卷”时,天空之城与极乐星环同时传来捷报——第一台便携式天气遥控器研发成功。这台巴掌大小的设备上只有三个按钮:太阳图标控制日照强度,云朵按钮调节降雨量,风叶符号则能改变风速。当薛逸辰在实验场按下云朵键时,原本晴朗的天空在三十秒内凝聚出雨云,落下的雨滴均匀覆盖了每一寸土地,却没有打湿场外的观测设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