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三圣皇朝南疆。</p>
这个位于中部的战场,历经一天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p>
这一战令三圣皇朝损失惨重,季长歌和季先生都战死沙场。</p>
三圣皇朝重金投入的装甲战车,虽然能够抵挡神威将军炮。</p>
但是挡不住完全就是人形兵器的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等人。</p>
绕路杀入后方的杨业、潘美,配合左右两翼率领骑兵的项羽和高宠,</p>
先后杀死了季长歌和季先生。</p>
季长歌的死亡,让三圣皇朝的士气跌落谷底,出现了大面积的逃兵。</p>
但是三圣皇朝的后方,</p>
有很大一部分都被杨业和潘美率的大乾刀盾兵给挡住了去路。</p>
只有一小部分三圣皇朝的逃兵,成功逃了出去。</p>
在季先生死后,三圣皇朝的士兵彻底投降,完全不做任何反抗。</p>
这场持续一天的平原野战,以大乾的获胜而告终。</p>
除了季长歌和季先生的死,三圣皇朝的将领在这一次也死伤惨重。</p>
包括三圣皇朝最强的三支强军,死伤也不计其数。</p>
这一战是王忠嗣他们,为了彻底打没三圣皇朝的信心而战的。</p>
所以贺若弼、韩擒虎等人在下手的时候都比较重。</p>
杨素更是亲自下场,本来作为中军指挥之一的,他是不用亲自下场的。</p>
像王忠嗣、郭子仪、姜子牙便没有做任何行动,一直在指挥军队。</p>
中部的战场是最晚结束的。</p>
东部的战场第二个交手,但却是第一个结束的,因为锦华王朝联军太轻敌了。</p>
当然,即便不轻敌,锦华王朝联军依然没有办法抵挡神威将军炮。</p>
只是他们的轻敌让他们付出了更为惨重的代价。</p>
神威将军炮炮火洗地以后,锦华等九大王朝联军的军阵已经大乱。</p>
随后便是大乾的军队,以小规模作战收割着锦华王朝联军的性命。</p>
蓝玉、罗成、皇甫嵩率领军队轻易凿穿了他们的中线。</p>
最后罗成杀入敌阵,轻取九大王朝联军最高指挥裴臣的性命,王朝联军大乱。</p>
乱起来的锦华九大联军,更不用提什么与大乾军队交战了。</p>
看到时机刚好,李光弼他们便开始纳降,李光弼、李晟和裴行俭已经在陆续收拢残兵了。</p>
跟三圣皇朝不一样的是,</p>
虽然这些北方王朝也选择与大乾交战,但他们是可以尽可能纳降的。</p>
北方十八大王朝的皇室和皇帝,不愿意投降是他们的事,与这些士兵无关。</p>
更重要的是,其实李光弼不相信这十八个王朝皇帝,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p>
难不成还能真为了这个根本就坐不稳的皇位,要跟大乾抗争到底。</p>
说白了,其实就是三圣皇朝不一样压力没给够,让他们有了获胜的希望。</p>
因为有了获胜的希望,所以他们并不想投降,毕竟还可以坐稳自己的皇位。</p>
但只要一给够压力,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个皇位是坐不稳的。</p>
北方十八大王朝,不可能个个都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p>
这些王朝内部的文武官员,可能也会分成投降派和死战派,争论不休。</p>
不过这都是这些北方王朝皇帝和文武官员该想的事。</p>
至于这些王朝士兵,李光弼他们主打的是能收拢就收拢,尽可能保存人口。</p>
毕竟这一次战争,涉及到了整个中洲的南北方,造成的损失一定不小。</p>
所以李光弼他们要尽可能地保存人口。</p>